平时工作忙碌,假期选择了《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选择的原因一是因为作者是樊登老师,二是因为书名。樊登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央视节目主持人,后来创办了樊登读书会。作为一位母亲和一名中学教师,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内在需求,科学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更是我念念不忘的愿望。
认真地拜读完全书,我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用尊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现代师生之间之所以有距离感,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有压力感,而教师之所以会有压力,主要还是来自所教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教师会不由自主地把这种压力传导给学生,这造成了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的紧张。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到: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我认为要抓住民主和平等两个关键。民主和平等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第一法则。首先,师生应彼此向对方敞开精神世界并且相互接纳,进而是追求民主和平等,学生和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所以说尊重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用关爱去读懂孩子的心
现代教师经常抱怨学生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可我们可曾和学生换位思考过,我们的“苦心”有多少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有多少是真正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因此,教师更应从自身分析原因、查找问题,这其中,对孩子的关爱显得十分重要。
每天面对100多张天真灿烂的面孔,教师很容易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们每天都过得很好,但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孩子们很小就学会了如何掩饰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爱孩子们,让他们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过得快乐轻松,尽我们所能给他们鼓励、自豪、自尊,这会帮助他们成功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信任、关怀学生,对学生给予殷切的期望并严格要求学生,这些正向的信息传递到学生那里会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学习动力和热情会被极大地激发,从而在教与学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
师生间建立起积极的情感共鸣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变量。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动态交往过程。学生是否“亲其师,信其道”,是否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接起来,要使教师传授的知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附加情感色彩,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这本书帮助我读懂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让我尝试着改变自己,与孩子们一起体验成功、满足、欢乐、自尊、兴奋及其他种种情感,让我与他们一起成长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