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南京市初中英语单元视域下结构化知识的研讨”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顺利开展。其中,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自南京市第五十中学的杨勇老师执教了《英语》(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Good manners Reading 1,来自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的齐玲老师执教了《英语》(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Good manners Task。
以下是郭翔老师在收看直播后的反思。
2021年4月19日,我有幸学习了来自南京市五十中的杨勇老师的一节精彩纷呈、思维缜密的阅读课——八年级下册Unit 5 Manners Reading 1。杨老师的课给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了非常多的启示,特别是他基于文体的结构化知识在本课中呈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我简要谈一下个人的听课感受。
1. 结构化知识的整体性——建构语篇图示
本课的语篇体裁是采访,但是杨老师没有止步于仅仅让学生辨识文体,而是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框架下,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访谈类语篇特征。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就是读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与文本材料提供的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将记忆中的图式(如背景知识或抽象知识框架)与文本材料信息联系起来并使之相匹配时,就能理解语言材料的内容。在本学期第一单元Reading部分,学生就已经学习过访谈的语篇。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杨老师积极引导唤起学生记忆中的语篇图式,梳理总结访谈类语篇的特点,如采访者、被采访人以及对话,并以本课中的七个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为四个部分,建构起本节课的语篇图示,配合互动生成的板书呈现,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语篇结构,结构化知识的呈现也就水到渠成,自然流畅。因为在结构化知识的框架内学习,学生的阅读既有对语篇特点的聚焦,也避免了阅读学习的碎片化。
2. 结构化知识的实用性——关注语用知识
杨老师的这节课中,关于访谈的语篇学习还体现在访谈类语篇的特点探究以及教师对当中语用知识的关注。例如,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采访类语篇语言特点即“oral, clear, free”,并结合这样的特点,带领学生分析采访者和被采访人之间的话轮转换与衔接,如何得体地进行采访,杨老师特别提醒学生关注如何开始采访(How to start a conversation)与结束采访(如OK./Thanks等)。换言之,语篇知识与语用知识应该有机融合到英语阅读教学之中,不仅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了什么,还要让他们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带着这样的语篇知识与语用知识,学生就逐步形成了语篇意识与语用意识,并在读中活动中带着这样的意识去理解采访语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可以更加明白学习这类语篇的实用价值。
3. 结构化知识的延展性——加深主题理解
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和进行文化比较,杨老师以结构化知识为支架,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杨老师在读中环节,安排了学生讨论开学第一天,如何和同学打招呼。这样的设计虽然简单,但是设置的语境很真实,与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与语篇中相关内容的关系,在迁移中拓展了学生关于主题意义的理解。在读后活动中,杨老师设计了校园文化节的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礼仪,并结合黑板上板书的结构化知识为支架,介绍中国礼仪,体现了文化对比的意义与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杨老师并未就中国礼仪展开过多的讨论,而是通过让学生看视频,激发他们的思维,让其获得交流和表达的灵感,为阅读第二课时的问题驱动埋下了伏笔。因此,教师要学会向杨老师一样留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例如,杨老师的作业布置就是从文化角度,给学生更多通过多模态语篇探究主题意义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教师要善于抓住和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认知规律,适当留白,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写下的“When in China?”不仅仅留在黑板上,也留在了孩子的课堂学习记忆中,成为下一节课思维萌发的种子。
通过马黎老师的讲座,我们知道结构化知识是“经过梳理、组织和整合文本信息后形成的概念结构,这一结构使得知识之间建立了逻辑关联”。杨老师这节课呈现了清晰的逻辑结构,使得信息间建立了关联,帮助学生基于建构的信息内化和运用语言探究主题意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本课备课过程中,杨老师基于本单元的主题,厘清了从Welcome to the unit到Task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从大单元视角进行了前置性知识的梳理和分析,帮助学生在Reading部分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