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2月是我们工作室的教学研讨月,本工作室围绕三个不同主题共开设6(3X2)节研讨课,有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
12月19日晚,南京市李爱云英语名师工作室非常有幸邀请到南师附中英语教研组长、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赵洁老师和南京13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美琳老师两位专家,与工作室老师们相聚云端的腾讯会议室,就本次三个教研主题之一的“多模态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开展了热烈的研讨活动。
在本次线上研讨之前,所有参会成员和两位特邀专家均已观看了纪敏老师和陈燕老师的相关录像课。活动包括开课老师说课,专家点评,参会成员们研讨三个环节。首先,两位执教老师(南外初中英语组的纪敏老师和高中英语组的陈燕老师)分别从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反思等多个方面对自己的研讨课做了介绍与回顾。
赵洁老师和刘美琳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赵洁老师对纪敏老师的常态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她认为纪老师课堂上的多模态资源丰富,应用比较合理;学生兴趣盎然,自然生动;师生间有很多的思维碰撞,老师在课堂上落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赵老师也非常中肯地提出了这节课值得探讨和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教师对于多模态资源的选择与充分利用,话题的展开和讨论的必要性,教学步骤的设计等。刘美琳老师也肯定了纪老师和学生们的上佳表现。
▲陈燕老师在上课
陈燕老师在说课环节详细介绍了她的随堂录像课“From the earth: Greetings”。她从教学对象的分析开始,从新课标所要求的四个层面设置教学目标,并且对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做了简单介绍。两位专家在肯定了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有深度、拓展有广度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赵洁老师指出,英语课上应更加充分地利用多模态资源,为学生提供超越文本以外的材料,避免出现“同质化”内容,确保多种模态提供“多种视角、多种声音、多种形式,多种态度”的内容。刘美琳老师则指出:阅读课应充分体现阅读的作用,阅读教学应该“基于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
工作室主持人李爱云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简单的总结。她说,不加雕琢的常态课更能反映执教老师的实力,也更能暴露问题,让我们有更多探讨的空间,让老师们有机会反思日常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她借助叶澜老师的观点鼓励两位执教老师,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可以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有遗憾(常态)、有待改进。
所有参会的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对两位专家的无私分享深表感谢。现摘录部分老师的反馈分享如下:
听了专家点评分享,我意识到使用多模态语篇开展教学,不仅仅要考虑语篇形式的互补,还要关注语篇内容的互补,要避免同质化内容的堆砌,要给学生呈现不同人群,不同观点的异质内容,来刺激学生进行思考,并为学生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表达提供支撑!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responsible opinion holder,作为老师,我们自己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在组织教学时,为学生有根据的产出搭建实实在在的支架。(薛霏霏)
听了开课老师和专家们的互动,我的启示是:多模态语篇要补充原先文本的不足。在语意不清时辅助理解,在观点受限时拓展思维,在背景不明时提供信息。多模态的具体形式受教学目的制约,原则是精简少即是多,避免同质重复。(吴启虹)
在使用多模态教学时,多模态资源的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广度,而在于深度;不在于材料本身的难度,而在于其与主教材的契合程度。教师自身要对文本挖掘足够深入和细致,才能找出学生所需,在必要之处给学生以辅助与补充。(吴蓥)
多模态教学是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实施却又缺少深入思考的一个研究方向,今天的线上课堂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养分。两位授课老师关注的是多模态语境下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共同提升的实施方案,每一节课都有多模态教学生根的土壤,这是我最大的感受。点评专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案,比如赵老师指出在提供多模态语篇的时候要避免出现"同质化"内容,即多种模态呈现相似内容,应确保多种模态提供多个视角、多个声音,多种态度,从而达到引发思考,促进产出的目的。专家们的智慧将会引领我们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投入更多热情。(黄蓓)
赵老师谈到,多模态素材的选取要注意与主要教学素材的互补,尽量选择异质的材料。例如,如果文章是科普类的议论文,目标读者是普通大众,选取的补充材料如果还是科普性质的视频或文章,有可能会带来一种倦怠感。教师可以考虑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视频片段,如小说和电影这样的虚构作品、或是专业性更强的科学类文章,以带给学生新鲜的体验。这样的素材在与主课文形成互补的同时,还有助于带来信息的梯度和广度。(董冉)
专家的点评让我很有感触。多模态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如何落实,如何不浮于表面。我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中经常会使用多模态,学生期待看到我给他们精心准备的课件,甚至可以精准预测到我什么时候要切入视频了。渐渐我发现,多模态成了思维懒惰的托词,学生启发不出来了,放视频;课堂进入低谷,视频来救场。其实,学生对于多模态资源的理解还是被动接受式的,没有将多模态的资源深度挖掘,更谈不上落实到学生写作中去。真应该花点心思将课文和多模态相结合,形成思维的链条,让孩子不再是看“热闹”,而是知“门道”。(周文)
通过今晚聆听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课后点评,以及大家之间的交流,我受益匪浅。多模态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一直在运用,不过要能够运用得当,真正做到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还需要我们多研究,多总结。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一些多模态材料的运用,课件的制作,更多是考虑老师授课的各个环节,如何让课上得顺畅,如何在课堂让学生保持兴趣,而对资源缺少深度的挖掘,更谈不上形成思维的链条,使多模态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付翠)
印象最深的是两位专家都提到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从头到尾都是口头形式的对话,而且主要是师生对话,未能落实到笔头上。这也是我课堂的常态,看似热闹,但上了这节课,学生有多少收获,有多少变化呢?如果不来上这节课,他/她会有所遗憾吗?经常,我们将课堂教学集中在口头模态,以及PPT现场展示的视觉模态,但一下课这个过程就立马结束了,没有后续,没有延伸。所以,我们应该让课堂活动多模态化,如把讨论成果反映在板书上,或者提前做好学案,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迹可循”,或者布置一些笔头形式的任务,让口头表达落实为书面表达,实现质的飞跃,任重而道远。(庄晶晶)
观看了两节课,觉得两位教师课都很精彩,注意到了多模态在阅读课型中得当的使用。专家评课让我更清楚多模态在日常课堂中的运用,特别是读和写相结合,而不是单一的使用图片、视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课后提升部分的教学,一直是我感到困惑的部分,总是抓不住重点来提升学生阅读深层理解。另外对文本过度的细节分析也是不得当的,需要从整理阅读理解出发,提升阅读理解的思考难度。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中口头输出比较多,也应加入一些书面的输出,会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提升更有好处。(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