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得来《师道》,迟迟不敢读,只怕吃不透,总想找个时间慢慢品来。偶然翻开读了一篇,却是欲罢不能,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完。虽文中一些具体事件情节不是记得很清楚,但每位大师都让我感受到“师”字之重。
一、“师”之才:才疏学浅,难以为师
不论是人们常说教师需要一桶水,还是一片海,总之没有“活水”就没有“清如许”。身为教师要做那源头,便自身更需要“活水”。保持一颗严谨治学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学识是首要条件。唤醒国人的马相伯精通八门外语,包括最难的、很少有人涉猎的拉丁文。唯求其是的竺可桢小小年纪时对自己的作文不满意,一次次重写,直到满意为止。陈寅恪被吴宓认为“最为学博识精”,梁启超直言“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傅斯年也高度评价他:“陈先生的学问,近300年来一人而已。”
教师要让自己更加厚重,才疏学浅,难以为师。时代的不断更迭,信息的不断更新,在如此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保持进步的脚步,一刻不能放松。一代大师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对待知识的追求,对待自身素质的提高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人。
二、“师”之韧:历经磨难,不改初心
“盖世奇才”陈寅恪晚年遭受“文化大革命”劫难,无论多难,也绝不说假话,绝不低头屈从,最多是沉默。同样,大师之师叶企孙在“文化大革命”中始终只有一句话“我是科学家,我是老实的,我不说假话”。磨难摧残了他的身体,但他却从没感叹自己的悲惨。
动荡的年代下,老一辈大师们的气节令人敬佩;新时代下,安逸放纵成了人们进步的一大绊脚石。不断地锤炼自己更是势在必行,不在舒适的环境里迷失了自己,消耗了前进的动力。面对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种种诱惑,我们该何去何从?面对不理解,面对不公平,我们又该怎样自处?
其实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不管在哪个阶段,人总是多多少少会遇到各种困难。把困难当成磨砺,还是让困难成为绊脚石,只在一念之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怀抱一颗磨练自己的心,不被迷雾遮挡了自己的眼睛,努力让自己一直奔跑吧!
三、“师”之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国民教育之父蔡元培的“兼容并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诚如书中所说:“正因为有了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才有了北大的繁荣学术,锦绣文章,才有了北大的人才多样,美美与共。兼容并包,是立于高处的宽广视野;兼容并包,是着于平地的非凡格局;兼容并包,是向着宽处的浩荡胸怀。”胡适的人生也是有“容”的智慧,胡适认为,无容忍就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也要有“容”的意识,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容下所有孩子的缺点,孩子犯错是必然,教育因此而有意义。容下所有家长的不理解,牢记每一位家长都和我们有着共同的心愿,沟通才是最重要的。容下所有的不同类,世间的美是多姿多彩的,欣赏和等待,我们的眼睛才能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美景。
四、“师”之贫:千金散尽还复来
马相伯倾其全部家产办学兴学,并立下字据:自献之后,永不反悔。这份无畏,这份坚定让人敬佩。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也在经历苦难华工的一次善举后立志不做官,也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千金能散尽,为穷人服务、为平民奔走的精神永不磨灭。甘于清贫,经得起诱惑,不重财,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才是当下教育人该有的胸襟。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获益总是参差不齐的,守住清贫,守住初心,才不枉一位教育者,即使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育者。
虽然不才,也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因“师”这个字眼,我要学得还很多,要做得还很多。抬头仰望大师,如路灯,如航标,我一路行来,一路看,守住“初心”,力争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