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花开无声处,聆听习作教学的幸福 ——记朱萍名师工作室“解读统编习作教材”网络研修活动

2022/3/10 17:19:3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朱萍

舞雩归咏春风香,正是学习好时光。为了更好地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工作室老师们对本学段统编习作教材的教学水平,3月9日晚上,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后,朱萍老师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区教研室教研员吴勇老师来作指导,与工作室老师们如约相聚在云端,开展了“解读统编习作教材”网络沙龙活动。老师们凭网络传思想,享受这温馨的时光。本次活动由我工作室主持人朱萍老师主持。

 活动一开始,吴勇老师分享了《习作例文:“写作知识”实践化的样本》主题讲座。吴老师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例文就是儿童习作的“原型”,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因为例文本身的属性和特点,与所要创造的习作具有相似之处;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习作例文”又是一种先行的认知“图式”,儿童以此可以推想习作的言语和结构模型。由此可见,作为习作教学传统经验的“仿写”是具有教育心理学基础的。


 吴老师还强调,“习作例文”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示范性,对儿童习作应当是一个极好的引领,同时也是一个评价的标尺。在习作评改的环节,仍然要重视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对照例文,可以引导儿童去自觉地修改;对照例文,可以引导儿童去互改;对照例文,可以引领儿童去主动挑战。可以说,一篇习作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作为教者,应当将习作例文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尺度。


近一个小时的讲座过后,老师们意犹未尽,纷纷向吴勇老师提出自己困惑。吴勇老师也在谈笑风生中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一场简短的研修却给大家带来深深的思考——

裘瑞老师感慨道教师的“阅读敏感”,会带动和影响学生的“阅读敏感”,使他们在课内外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对优质而特殊的言语表达产生“阅读停顿”和“结构探究”,他们的“例文意识”逐渐形成,他们的言语结构就此扩展,他们的言语技能从而优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不断修炼“内功”,提升解读教材的能力,在解读教材时敏锐地发现这篇课文在某个方面的独特性表达,并将体现这种“独特性”的语段,作为本堂课的教学“例子”,以此作为提升学生读写素养的突破口。

丁元林老师深有领会:习作例文原来可以如此灵活地开发,它真的是一个灵活的写作支架,及时提供了必要的习作语境。全新的习作例文在于对教材深刻细致的解读,在于指导习作的迫切需要,在于教者的匠心设计及习作教学的语言敏感。

 解生华老师有两点感受其一,每一篇文本都具有习作例文的价值。要把例文价值开发并在习作中使用效益最大化,则需要老师对文本深厚的解读能力——对文本言语的解读,对文本结构的解读。甚至能在看似和习作指导无关的例文中发现其本质的内在关联。其二,在发现例文价值后,要善于命名。取名字也是一门学问。我感觉吴勇老师在提炼名称这方面有独到见解。

朱勤筱老师深有体会:例文用在“习作”之前,可以发挥其示范、激趣的作用;用在作后讲评,则可实现其诊断、评价的功能;若是与习作指导紧密融合,灵活穿插,以解决针对性问题为导向,也是不无裨益的。我们教学时,是用完整的例文还是从中截取有需要的部分段落,是用两篇例文还是从中选取一篇例文,需要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只要是对学生习作有帮助,习作例文用在哪里,用几次都是可以的。化例为用、例尽其用,才是实现例文价值最大化的正确途径。

王欢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收获:在吴老师的讲座中我不知不觉产生了“例文意识”,打破了我们对“习作例文”的传统认识,一篇潜藏着稳定言语结构,可以提炼出清晰的“写作支架”的名家名篇、儿童文学作品、学生习作、单元课文,都可以成为“习作例文”。

顾佳佳老师有“茅塞顿开”之感:听了吴勇老师的讲座,解答了内心的一些困惑。平时教学中,对于习作例文并不完全清楚该如何使用。吴勇老师结合自己平日的教学研究,提出教师要带领学生,同步树立“例文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对优质而特殊的言语表达产生“阅读停顿”和“结构探究”。而阅读教学课文与习作教学也是分不开的,切中要素的例文,都可以开发成为习作服务的资源。未来,如何深化“读写融合”,我将继续思考。

 范剑南老师感悟到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打开通往每一个儿童言语和精神的通道。”今天有幸聆听吴特从意识、要素、学情、支架四个角度谈“习作例文”,促进我进一步思考如何解读例文,使用例文。尤其吴特谈到的“例文意识”的形成,提醒我作为教师要有敏感性和设计力,要能够敏锐发现例文中典型而优质的语段并对其进行结构探究,这敦促着我必须勤练“内功”,为“打开通往每一个儿童言语和精神的通道”不断努力。

 吴霄老师也受益匪浅:吴特带领我们从高处重新认识“习作例文”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朋友”,又从深处剖析如何在教学中,通过精准选择、灵活运用习作例文,发挥其重要价值。“习作例文”是为处于习作困境的学生搭建“写作支架”,而今天的讲座则是在为我们搭建“习作教学支架”。

 活动最后,由朱萍老师作总结她非常感谢吴勇老师在繁忙工作中为我工作室带来的指导,感动于吴勇老师对习作教学研究的执着与热情。吴勇老师的到来为我工作室习作教学研讨提升了高度,拓展了宽度,开掘了深度朱老师希望大家将平时关于习作教学的点滴思考系统化,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

 写作教学不是浮光掠影的观光,而是深刻的思想回响,真挚的情感流露,独特的经历呈现。感谢吴勇老师的答疑解惑,感谢朱萍老师的精心组织与安排,感谢这三月春光的暖意,让我们带着心中的期许,将日子过成一首诗,于花开无声处,聆听习作教学的幸福,简单,精致,如此甚好。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