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从“教书”走向“育人”

2022/7/25 11:09:49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崔允漷教授在本书的推荐序中写到,如果说教育目的是“想得到的美丽”,那么课程标准就是“看得见的风景”,而教学目标就是“走得到的景点”。程晓堂教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不仅将“看得见的风景”一一道来,而且结合课例展示了通往“走得到的景点”的途径。

  程教授的书主要分为上下两篇。在上篇中,以23个关键问题为引领,解读了新版课标中的关键要点。在下篇中,通过典型课例和考试试题,介绍了如何实现新版课标中的英语课程目标。无论是上篇中关键问题的解读还是下篇中实践、课例和试题的分析,让我体会颇深的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科知识和运用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心怀育人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过多的将目光聚焦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容易忽视教学素材中的育人要素。英语语篇提供的不只是语言知识,也蕴含了丰富的育人价值,能够给人心灵和思想的启迪。英语文学作品赏析能够使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丰富情感体验,领悟思想与伦理。英语也是跨文化学习的纽带,语言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中国,学会用目的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在了解世界的基础上回归到对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再认识。同时,语言实践活动也为育人提供了真实情境。由此可见,日常英语教学活动和教学素材蕴含着大量的育人内容。要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有育人意识。育人意识决定了育人能力和实际育人行为,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前提。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品格。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层次地合理设定育人目标,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外国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理解课程性质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到英语课程的性质,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英语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局限于使学生学会英语,还应该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学会思考。此外,新版课标中还将“文化”作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关键词。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培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在用英语学习文化的同时,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文化。

  发展核心素养

  在谈及新版课标时,一定会想到核心素养。新版课标中一个表述的变化就是核心素养。由2017版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变为采用了“核心素养”或“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其实质内涵是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课程形成和发展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化知识,训练语言技能,更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课程内容也出现了三个变化,“主题语境”被改为“主题”,“语篇类型”被改为“语篇”,不再针对每个要素分别提出教学提示,而是结合各个级别(学段)的课程内容要求,提出整体性的教学提示。课程内容六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却不完全并列,而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六者缺一不可。首先,学习和使用语言都离不开各种类型的语篇。而语篇都是在语境下产生的,并且语篇都有主题。主题是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纽带。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纯学习语言而产生的枯燥感。同时,为了更深层次地探究主题,学生需要对语篇所用的语言有更准确的理解,在反复学习语篇的过程中,增加了关于主题的相关语言的复现率,进一步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与文化又紧密联系,学习语言就必须学习和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而语言技能(听、说、读、看、写等)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形态,是学生在语境中围绕主题和语篇开展的活动。为了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学生需要掌握并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总之,课程内容六要素不能被割裂开来看,而是应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不能缺少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以活动为核心组织和实施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其体现的学习理念是: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融为一体。活动作为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核心,兼具多样性、挑战性和真实性的特征。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能够增加课堂的活力;挑战性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实性的活动更能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当然,活动并不是越复杂越好,繁简程度适当的活动更利于实现活动的目的。同时,活动要以探究和表达主题意义为主,要有做事情的过程和明确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了解学业质量标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或许更多关注的是教材内容、探究的是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关于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什么学业水平的规定。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化。虽不能作为考试评价的唯一依据,但了解学业质量标准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

  学会多元评价

  新课标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英语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在形成性评价中,应坚持激励原则,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有效调控学习过程而不是挑出学生的毛病。形成性评价不仅包括关注学习方方面面的课堂评价,坚持能力和素养导向的作业评价,体现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单元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整体学习情况的期末评价。无论哪一种评价实施方式,都应坚持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上,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同样,不能缺少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渗透对文化意识、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的考查。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评价的设计,都应以育人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