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我的新年关键词——成长、关联、青春

2023/2/19 11:16: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编者按

《教育随笔》是我们公众号新开的栏目。“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自成立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老师们的关注和积极互动,陆续有各地的老师向我们投稿。感谢老师们的分享,也真诚希望这里能成为老师们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遇见最美的教育!

“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年前的居家、网课、病痛、煎熬,其实默默地为我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熬过了艰难险阻,随着身体和生活慢慢恢复正常,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奔赴满载梦想的春天。一切都迫不及待地向往成长,而最好的成长就是与世界产生积极的关联。2023年,我希望自己成长为一名“关联型教师”。

想成为“关联型教师”,首先就要做成长型的学习者,这就需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去学习、去分享,并且通过教研与那些对教育感兴趣的学习者一起合作交流。尝试去发现一个“通道”,用于分享经验、与同行和专家接触以及解决学科教学上的专业问题,然后运用科技或社会的手段,使自己的个人成长和教师职业发展更具个性化。一名教师也应该站在巨人的肩上,对于我们来说,最有效的成长方式就是去参加或进行各类研训活动。研训中的任何展示与分享的机会,都意味着一种认同与期待,是压力,也是动力;是挑战,也是机遇。

想成为“关联型教师”,其次要善于去整合并构建自己的专业发展资源网络。除了积极参加教研、培训、课堂观察和研讨交流以获取前沿专业学科教学理念,任何一名着眼于成长的教师都可以在研训活动后,自主地通过相关专业书籍及在线资源对感兴趣的话题继续深入学习。并且,从理论到实践,聚焦课堂,深度思考并进行教学设计尝试和课堂教学实施。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或尝试自己去录制微课,每次课后,结合课例,将教学反思形成论文或案例,参加评比或投稿,最后将关联性较强的课例及案例升级为课题。如此一来,学习、交流、实践、反思、研究关联在一起,对于我们的成长将大有裨益。

想成为“关联型教师”,还需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深度聚焦新版义教课标,自己的成长发展计划要与学校、区域、地方和国家相关联,顺势而为。我们应不断问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堂模式、作业设计都应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更新完善。

想成为“关联型教师”,最后应当趁“青春”。毛主席的《满江红》中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正青春,应当为自己的新年立下行动清单,如:

精读1本与新课标相关的书籍和1本英语教学研究类专业书籍;

*至少进行20次高质量的课堂观察、专业培训或学术交流,积累学习优秀课例,观察、模仿、吸收并创新;

*至少完成4份精品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或录制微课,积极参与赛课、开设公开课并撰写反思;

*至少撰写2篇专业性文章,参加论文评比或投稿发表;

*积极申报或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已有课题按时结题;

*开设1门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组织或参与1次有意义的学科类学生活动。

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中写道,“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新的一年,只要向往“成长”,积极“关联”,谁又不是正“青春”呢?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