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落地实施,各地学校和教师们积极响应号召,纷纷采用各种策略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义教新课标》的精神对接起来,力图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常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身为一线教师,我也时常困惑于如何才能真正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实有效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在苦苦思索的时候,程晓堂教授的讲座像一股春风吹拂过心田,瞬间化解了我们的诸多困扰。
一、理解核心素养内涵,落实核心素养发展
讲座伊始,程教授耐心地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详细阐述了英语课程要发展的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的联系,指出通过全面修订课程标准来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英语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该如何落实呢?程教授指出要想通过课堂教学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需要根据主题和语篇设计来实施英语教学活动,充分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主题意义探究活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活动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其中,语篇本身涵盖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情感态度等,都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这有效地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充分理解《义教新课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全面推翻之前课标的体系,而是在原有课标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
针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这一问题,以及在设计具体的单元和课时目标时,是否都要包含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程教授指出虽然《义教新课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但是这四个方面的素养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这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应结合单元和课时教学内容和学情等,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不一定要按照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来设计教学目标,也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素养。这一下子就解开了套在我思想上的枷锁,不用再绞尽脑汁地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强加到日常的单元教学和课时教学设计中来,而是要结合单元中的语篇,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二、准确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
对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来说,其基本理念包括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语言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发现、获取、概括和探究意义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和学习新知的过程。程教授强调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核心思想是“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避免传统的讲授语言知识的课堂教学,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语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来帮助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并在其他生活情境中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言。
程教授进一步指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这三类活动并非局限于针对文本的学习活动。语法教学、词汇教学、话题讨论等环节都可以使用这三类活动。广大一线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义教新课标》提倡采用这三类活动,但并不是说每节课的活动都按照这三类活动来设计;并非每节课都必须有这三类活动。
这使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因为此前在依据《义教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常常竭力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方面一股脑儿都挤进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来。但是这种机械操作没有充分考虑将现有教材与《义教新课标》要求以及任教班级学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经过程教授的生动讲解,我们可以准确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具体应用。在今后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避免简单的教师讲解语言知识以及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
三、依据《义教新课标》,用好现行使用教材
一线教师又该如何依据《义教新课标》来使用现行教材呢?程教授特别提出,现行英语教材可能在某些方面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差异,但不能夸大这些差异。新课标不是对以往课标的全盘否定,现行教材也并不是完全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认识到,依据新课标使用现行教材,也能上出高效的英语课堂。为此,程教授提出了以下建议:(一)充分利用教材语篇,加强基于语篇的课堂教学;(二)结合单元主题和教学内容,适当补充语篇素材;(三)设计更多的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等语言实践活动。据此,程教授列举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案例,指导教师依托现行教材中的语篇,用好教材中已有的活动设计,适当发掘教材未涉及的活动设计,例如有关语篇整体内容的问题以及讨论语篇本身主题的活动等,还要关注语篇中的一些需要引起学生关注的细节和文化背景等。
这些指导思想和实践建议给予我们一线教师极大的鼓舞和广阔的创作空间,有助于教师们深刻理解《义教新课标》的精神,深入研读现行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语篇内容、活动设计以及其中的育人价值,积极思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用适切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当补充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来。
四、正确理解并实施“教—学—评”一体化
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对于“教—学—评”一体化也存在疑问,例如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是不是每堂课都要使用评价量表?如何设计实施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活动者?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如何设计才能有效促进教学,真实地反映学业质量?
对此,程教授认为这是由于大家对于“教—学—评”一体化存在三个误解:(一)“教学+评价”就是“教—学—评”一体化;(二)以评定教;(三)机械理解“将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事实上,“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不在于增加评价活动,如果教与学是割裂的,即使增加评价活动,课堂教学也不是一体化的。“教—学—评”一体化倡导的是“为了学习的评价”,而不是“为了评价的学习”。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评”一体化,但是一定要明白其核心在于帮助教师和学生知道教与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不在于简单增加评价活动。而且,评价不是目的,不能简单地进行以评定教。有些地区和教师仍然秉持传统的思想,认为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显然是错误的。此外,将评价贯穿英语教与学的全过程并不意味着每个课堂教学活动或每个教学步骤都要有评价,也不意味着每节课都必须有评价,也不需要每个单元结束后就要用中、高考式的单元检测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理解“教—学—评”一体化在目的上、内容上和方式上的一致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不应该单纯追求形式上的一致,而是要明确教、学、评在目的和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不应割裂的。
五、做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程教授认为教材中单元本身是整体的,但是单元教学却不一定是整体的。许多教师不是原原本本地按照教材单元实施教学,而是不同程度地对教材单元进行整合,删减或添加一些教学内容和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教材中的单元进行不合理的整合,就不能保证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经过程教授的指引,我们意识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不能盲目进行,也不能有不必要的重复;教学活动之间要有关联性和递进性;教学内容和活动要有中心主题。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列出指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问题清单,包括单元课时数、每课时教学内容;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各课时的教学安排及彼此的逻辑关联;明确各课时如何体现认知层次的差异;如何监控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要关注单元教学中各课时的关联性、递进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