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抚翠木,教研踏歌行。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校际交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使工作室成员的快速成长,2025年3月14日上午,南京市周智宁名师工作室前往南京市滨江新城学校开展送教活动。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罗明,南京市周智宁名师工作室及学科团队部分成员、滨江新城学校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环节一: 课堂赋能,尽展风采
在教学展示环节,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李佳和刘莺老师分别在七年级呈现了《人生当自强》和《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两节精彩的示范课。
第一堂课是由东外李佳老师执教的《人生当自强》一课,刘老师以视频《少年中国说》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共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回望历史,探寻自强基因;环节二:立足当下,奏响自强乐章;环节三:展望未来,续写自强篇章。李老师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出发,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学生在她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个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责任,将个人自强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增强责任感。
第二堂课是由东外刘莺老师执教的《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一课。本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总议题为:探都江堰文化为何传承不息?分设三个子议题,子议题一:溯源·都江堰文化,魅力从何而来?子议题二:解析·都江堰文化,智慧在何处?子议题三:赓续·都江堰文化,精神何以传?本节课以“都江堰”为背景,采用一案到底的设计贯穿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深度思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环节二: 评课议课,共促成长
听评议课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也是灵感与灵感的交锋,更是思想与行动的对话。本环节由吴文波副校长主持。
课堂教学展示后,李佳老师与刘莺老师就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今后的教学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反思。工作室主持人、东外周智宁副校长分别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作了精彩点评。他认为李佳老师能够大胆对教材进行整合,让整堂课更加顺畅、自然;教材设计巧妙,环环相扣;选取的素材别致新颖;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
另外,他认为刘莺老师的课契合新课标的要求,采用议题式教学,能够一例到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关注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地理学科、历史学科的融合。
环节三:活动总结,共创未来
最后,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罗明教研员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此次送教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要求工作室的成员们应秉持躬身示范、共享共研的态度,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将优质的课堂教学和教研智慧广泛传播至更多学校。同时,他也今后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独行者步疾,结伴者远行。本次送教交流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次城乡间教师思维的碰撞过程。南京市周智宁名师工作室成员们精湛的教学技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给南京市滨江新城学校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在南京市周智宁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更多的孩子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