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学情的习作指导探索 ——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启动活动

2025/3/21 14:05:05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吴勇

借春日暖阳,开教育盛宴,写华彩篇章。2025年3月20日,主题“基于真实学情的习作指导探索”的第九期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江宁区小学语文第三届习作教学骨干研修班第一次研修活动在江宁开发区学校东校区顺利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吴勇老师,特级教师刘须锦老师、张永虎老师,开发区学校东校区李勇校长、李晶晶副校长以及江宁区小学语文第三届习作教学骨干研修班、南京市第三届吴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

 

本次活动由特级教师刘须锦老师主持,共有三节课例展示和两个专题讲座。首先是江宁开发区学校郭琪老师带来的四下《我的动物朋友》习作指导课。课上,郭老师先带着学生明确本次习作要求中的三种情境:寻物启事、喂养指南、收养公告,并让学生先展开预写,通过预写片段的反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接着,郭老师以自己家的小动物咪咪为例,以三篇例文为支架,让学生明晰:不同情境下应当关注动物朋友不同方面的特点,郭老师还在学生当堂练写的基础上,出示评价量表,引导学生评价和修改习作片段。

 

接下来是江宁开发区学校赵悦老师执教的四下《我的动物朋友》的习作讲评课。赵老师通过“三评三改”模式,借助篇章完整度、要素达成度、细节完善度三个层次的评价量表,层层递进地引导孩子自评、互评习作,并尝试当堂修改自己的习作,从中逐步内化本次习作的要求,明确了习作不仅要写得完整,还要写得入情,更要写出自己对动物朋友的强烈喜爱,从而达到深深打动读者的目的。

 

第三节课同样是四下《我的动物朋友》习作讲评课,由来自东山小学的何静雯老师执教。何老师先让学生自评习作是否完整,接着何老师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习作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到:习作要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何老师通过与学生巧妙地对话,提取出不同情境下,打动人心的作文都具有相同之处:独特之处放大化、重要信息精细化、活动表现拟人化、表达亲切口语化。最后,何老师更是将这些细则融入到评价量表中,引导学生借助评价表修改作文,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三节精彩的课例之后是由江宁开发区学校杨玉红老师带来的讲座《基于学情,精准评价,有效指导》。杨老师结合三节课例,和在座的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习作课应当遵循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找准学情与习作要求之间的距离,从而找准习作指导的“点”,并将这些“点”拆分为易于教师讲评和学生修改的“评价量表”,层层递进,真正有效指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杨老师的经验交流深入浅出,给在座的老师们很多思考和启发。


最后,是由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吴勇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从“典型经验”走向“个体语言经验”的习作教学》。吴勇老师指出:个体语言经验的形成轨迹不是从“一般经验—典型经验—个体语言经验”的线性上升过程,而是螺旋递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需要教师深耕习作课堂,深入钻研教材,更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自动自觉地积累、梳理相关语用知识,进行语用实践,才能引导学生从“典型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体语言经验”。最后,吴勇老师还提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虽只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成长的关键时期发挥作用,但未来社会生活中因真实交往需要产生的听说读写活动是维持其“个体语言经验”循环重构最直接的契机和最真实的动力。吴勇老师的讲座字字珠玑,让在座老师们享受了一场学习的盛宴。

 

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与探索的止步。相反,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我们在今后的习作教学道路上,继续携手并进,共创更好的习作教学未来。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