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漫“呼应儿童”工作室活动报道

2018/1/18 9:43:30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李漫

2018117日李漫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齐聚南京市玄武门幼儿园,在华希颖教授和特级教师李漫的带领下开展了以幼儿“全语言”教育为话题的观摩、研讨活动。

观摩与聆听

首先,大家走进玄幼的幼儿活动室,结合班级环境的创设,聆听三位一线教师是如何在“全语言”的理念下开展主题活动和一日活动的。

 

 

 

 

 

 

 

 

 

大班组关于“二维码”和“奇妙的书”的两个主题,虽然来源不同,但教师在组织和实施的时候,都能够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共同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鼓励和帮助幼儿寻找、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感受,在认识、了解、设计、制作“二维码”或者“书”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全语言”的发展。

小班则更加关注幼儿在入园初期的一些日常生活事件的沟通、理解和表达,如“点点生病了”、“谁排第一个”、“大蒜宝宝怎么了”等。通过与幼儿喜爱的涂鸦活动相结合,来进一步倾听、鼓励小班幼儿大胆地进行多通道的表达,从而帮助小班幼儿逐步学习抒发自己的情绪情感、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交流与分享

随后,华希颖教授、语言组的两位组长李漫老师和宋云梅老师就观摩中涉及到的“全语言”理念下班级主题活动如何开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归结为以下几点:

 

 

 

 

 

 

 

 

 

 

1. 观念和意识

主题活动的来源和萌发需要教师敏锐地观察、发现和抓住幼儿在实际活动、真实情景中的真实现象和问题。这不仅需要我们教师树立儿童为主体的儿童观,更需要教师秉承课程在前,语言教育自然融入其中的观念,不要为了语言而语言。

2. 实施和途径

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语言教学活动集体化、类别化的限制,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题的组织和实施应多采用低结构的的活动形式,关注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自由、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

3. 方法和手段

作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教师要知道,自己本身就是教育中的环境,在主题的建构和推进的过程中和幼儿一样需要继续学习和成长。教师要具体地围绕幼儿听、说、读、写(画)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沟通、理解、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包括图画书、各类符号在内的多种多样的语言材料,将“语言”既作为工具又作为对象来加强进行其他各方面的学习。

此次教研融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于一体,通过学、做、研、思的循环,对更全面、更具体地理解“全语言”的教育理念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