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听评课: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2022/2/23 20:04:5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是什么?不同的老师一定有不一样的答案。虽然已经是寒假,但是我们学术学习不止步。2022年1月26日晚,我有幸聆听了马黎老师的“英语教师听评课策略”的线上讲座,感触颇多,深受启发。不论是“新手教师”、“熟手教师”还是“专家型教师”,我想 “课堂”永远是我们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教科研的宝库;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而如何听评课更是考验我们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尺。

  马老师在讲座中给我们所有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灵魂的拷问:“我敢听自己的课吗?我敢让别人来听我自己的课吗?我在进步吗?”说实话,工作前五年,我特别紧张被听课;后来随着公开课锻炼的机会多了,竟然非常渴望老师们给我提出意见,不管是肯定还是批评,总是能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迫使我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课,是2020年疫情期间的微课录制。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硬着头皮琢磨,反复修改,慢慢地我能坦然“听”我自己的课了。

  事实上,听评课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教师听评他人课时,需要在课前确立听课要求、目的、方法,做好人员任务分配等;在课后要尽可能第一时间与任课教师反馈、交流,这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而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一线英语教师日常教学工作都非常繁忙,常态课是不可能被节节听、课课议。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自己录课,主要目的是纠正自己的口误、语速、指令等小错误。以上都是一些比较传统的听评课模式,不足是缺乏系统地研究课堂。

  马老师强调“听评课内容的选择是抓手”。有了课堂教学的第一手感性资料,我们会忍不住什么都想探讨,但结果是什么都抓不住,常常听课时手忙脚乱。这时候理论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自己反思,也可以与同组老师探讨;接着会涌出一系列疑问,再次逐步聚焦到几个关键词;之后,很重要但往往被忽略的一步就是需要教师进行文献阅读。文献阅读可以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我们提出的疑惑是否被解答?有没有优秀的案例或量表可以供我们参考、学习、解决现存问题?第二,我们提出的问题值不值得研究?是超出我们教研能力范围还是毫无新意、显而易见?有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我们教师的听评课才能慢慢上正轨,继续制定听评课的方案、改进课堂和撰写听评课反思。如果之前的文献阅读做得较为扎实,我们的课例报告则能较容易地提升为学术论文。如果说课例报告是有利于教师个体的顿悟、反思和改进,那么学术论文的目的是普惠广大老师,适用于更多的教学情境。这也意味着论文的论证要科学、严谨、规范,更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我想我们的听评课不该只奔着写论文的方向,而是应该怀有对课堂的热爱、对教学问题的执着,本着提升教学质量的初衷来撰写教学反思。写着写着,让这些思维的小火花变成一束闪亮的火把,也许不知不觉一篇学术论文也就初见成型了。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教师学术水平提升的过程。

  听评课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回归怎么上课,马老师也提出了至少有三种模式: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进;同一内容+不同教师+接力改进;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异构比较。我琢磨了一下,上课?听课?评课?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确定哪个先开始,哪个是终点。可以螺旋上升,也可以环环相扣,齐头并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现在精准听评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教师们、教研组也可以尝试,让科学技术为我们教科研提供便捷。

  当我完成这个小小的反思时,已经是微寒乍暖的二月,2022年新学期已经开始,非常感谢马老师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其收获不是一篇反思足以概括的,还需要我们好好落实到日常教学,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