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突破点”,开辟“根据地”
——记2018年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第二次教育写作培训
2018年12月14日,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在上元小学举办了工作室的第二次教育写作培训。工作室主持人吴勇特邀江苏省教科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金连平社长和理论版编辑部杨孝如主任与大家面对面,就老师们在教育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
上午针对工作室成员事先提出的问题,两位专家指出要学会抓住切入点,反思教学。杨孝如老师首先针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研究、写文章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他认为年轻教师更应该关注自己日常教学生活,不仅要经常做记录还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切入点不宜大而空泛,要小而深入。多写教育叙事类、教学案例类文章,能从一件又一件生动而鲜活的教育案例中提炼主题。会做深入研究,才能长久有效发展。杨老师以自己有关“消极班级舆论”主题文章写作的过程为例,从教师长久有效发展的角度实实在在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其次要把握着力点,研读专题。金连平社长就教师如何看待自己教研个性的问题做了如下阐释。首先,他认为每位教育教学研究者都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个性应该体现在自己的文章研究中有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为博人眼球肆意谩骂;其次,他建议教师们都能读透一个人、读懂几本书。他以郭初阳能大段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自己一个暑假借三尺高的书等事情为例,鼓励大家行动起来,对自己欣赏的特级教师、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深入研究;再次,老师们还应该走出舒适圈,读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书。他建议老师们做好专题的阅读,在自己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形成专题研读。金社长又以“如何研究中小学写作能力梯度问题”为例,深入浅出地给老师们指明了方向;最后,金社长提出要通过写作专题把先前认知结构中积累的知识和即将需要的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以写带读。
第三要找准突破点,踏实研究。针对“创意的说法如何自圆其说?”这一问题,杨孝如老师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写论文也是可以没有理论出现的,他所谓的“无理论”不是真的没有理论,而是淡化理论术语,将自己吃透的理论天衣无缝地融合到自己的观点中,以一种通俗的方式表述出来。所以他建议教师反思以下问题:自己选择的理论吃透了吗?自己选择的理论对自己的教学研究是不是真的有用?……杨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用理论直接套实践,会使自己的教学研究生硬、僵化。所以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
下午,两位专家就工作室成员提交的论文进行了交流与评点,就行文要符合论文规范,论点、论据、论证等内容应项目齐全、纲目分明、逻辑清楚、详略得当,文稿中的符号、单位、图、表、公式的书写符合规范要求;文从字顺地表达;观点、语法、文字均应认真,防止差错的发生等方面进行了强调。并结合具体的文章,着重指出从逻辑学上的论证的科学性,即用一个或几个真实命题来确定另一个命题真实性的逻辑形式,是写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引用其它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形式。论证过程是论文的核心,论证是否有力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归纳指出:论点和论据相统一、步骤分明逻辑严谨、抓内部层次间联系、由浅人深善于推理等适用的方法。
二位专家教师幽默风趣、循循善诱,讲话内容针砭时弊,使老师们耳目一新、振聋发聩。在聆听专家老师的教学研究指导过程中,工作室成员老师与专家们积极互动,不仅汲取了行之有效的建议,还收获了专家老师们的极大鼓励和肯定。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尽管教研道路漫长崎岖,但相信南京市吴勇童化作文工作室的成员会一直在吴勇老师的带领下找准自己的突破点,开辟自己的根据地,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南京市上元小学 辛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