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导读之路 一路陪伴 ——微课 “九年级下 Unit 2 Great people 单元导读”观后感

2020/2/27 17:53:19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马黎

几天前,我观看了来自南京市钟英中学董姣老师制作的九年级下 Unit 2 Great people 单元导读,学习到了有关单元导读类微课制作的一些做法。

董老师的课围绕单元主题Great people展开,以“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great people.”为主线,巧妙融入了单元中各个板块的内容介绍,引导学生对伟人的特质展开了讨论,从不同的伟人身上总结共性特质,做到了启发诱导,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对单元学习兴趣。导读之路,在于树人之心立人之智育人之德纵观整节课,有以下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1.潜心育人,价值导航

赫尔巴特说过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董老师精心选择了课本中介绍的伟人事迹与成就,巧妙地发挥了这些语言素材的育人价值,紧扣主题,有助于学生对伟人的品质进行深入思考,学习伟人的事迹和精神,达成单元目标,体现了英语学科育人的特点和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样潜移默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得益于董老师潜移默化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情境与语篇的构建。例如在介绍袁隆平时候,学生看到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还有2019年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事迹(如图1),让学生可以接触到较为鲜活真实的语言素材,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的最后,教师借用抗击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引发学生对Great内涵的再思考,站在更高地角度诠释了伟大的含义,即普通人为社会牺牲自我,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是伟大的表现,并建议同学们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候,完成相关人物的写作任务。

(图1

2.匠心构架,思维导航

董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呈现单元主题Great people,并通过问句呈现伟人相关的特质关键词思维导图,例如“famous”“talented”“important”等(如图2)。其实质是帮助学生构建对伟人的多元印象,并通过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great people.作为微课的主线与框架,重点介绍了AmySimonMillie不同人眼中的伟人——袁隆平、阿姆斯特朗和居里夫人,探究他们身上的品质。在课尾声,教师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并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眼中的伟人是谁?这样做的好处,不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好奇心,而是从深层次暗示学生,对于伟大的理解,每个人的观点可以不完全一致。这节课中,针对什么样的人是伟人,从三位学生不同的理解,到教师的理解,再到学生的理解,观点的多元化和多维度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开发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体现出以生为主的学生观。学生在分析、辨别、归纳这些观点的过程中,也对伟人的核心特质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图2

    3.精心取舍,兴趣导航

 一个12分钟左右的微课想囊括一个单元所有内容,不太容易也没有必要。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选材的趣味性,做精心的剪裁与取舍——主要体现在配图新颖,设置悬念,留白思考。

 配图新颖体现在教学视觉资源的选择。教师没有完全照搬课本中的伟人照片,而是自己找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例如以两弹一星美洲大陆等,这样有利于提升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开拓视野,丰富了生活经历。各板块衔接处,教师设置悬念,让学生猜测结果。例如介绍居里夫人时候,董老师先一条一条展示居里夫人的成就,最后才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科学家,并用符号图示标注出各项成就(如图3)。在语言上,老师在各板块关键处都采取留白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猜测和思考,意犹未尽,为单元正式的学习设置悬念。

(如图3

 对于导读这种特殊形式的微课,我认为教师需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1.处理好主题与板块的关系

教师需要在主题意义框架内整合单元的板块内容,从逻辑性,整体性和关联性上形成一个整体。各版本的内容介绍都需要在整体设计的框架下完成,必要时可以对各板块顺序做出调整,不一定按照“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的顺序依次进行。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设计一个较宏观的问题,然后以有逻辑关联的子问题为导向,层层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处理好已知与未知的关系

导读的目的不是提前进行单元教学,而是引导学生为单元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特别是在前一阶段英语课已经学过的内容,通过已知的内容引导出未知的内容,实现旧知识指向新知识的迁移,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梳理出前置性知识。

       3.处理好意义与形式的关系

导读中的各个板块内容必须要站在语用语篇角度分析和解读,这样才能避免语言教学变成语言知识的堆砌。语言学习具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因此诸如“Grammar”“Study skills”板块必须构建在如何阐释主题意义这一框架内。例如董老师先介绍了袁隆平个人经历的时间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不同时态描述不同时期袁老的事迹,这样的语法知识就有学习的意义,而不是为了语言形式而进行机械操练。

 以上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欢迎各位批评指正。非常感谢马老师引领大家开拓微课制作的新领域,引导孩子们做好新单元的学习准备。能够学习到不同风格,不同理念的好课,是一种幸福。好的导读,如同旅途中路标,一路陪伴,指引方向;如黑夜灯塔,照亮前路,保驾护航。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希望能用这种方式陪伴学生一起提前领略伟人的风采,欣赏英文的魅力,等候春日的到来,一路上我们同行相伴,不见不散。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王跃平名师工作室联合蒋兴超、栾娟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活动

    2025年4月23日下午,南京市蒋兴超、王跃平、栾娟名师工作室在南京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了《AI时代的学术论文写作》专题研讨活动。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王跃平老师担任活动主持,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话 AI 时代下语文教学与学术写作的创新发展。活动伊始,《语文教学通讯》主编彭笠…

    2025/4/26 23:34:21
  • 王跃平老师应人教社邀赴疆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培训

    4月14日至16日,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跃平老师受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与百年老校中华中学的黄烨老师一同前往新疆沙湾和库尔勒,开展了一场以“共读润疆书香致远”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送教送培活动。此次活动由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巴州教育局、库…

    2025/4/26 23:22:56
  • 王跃平名师工作室诚邀孙振坤老师开设中考主题讲座

    王跃平名师工作室诚邀孙振坤老师开设中考主题讲座2025年4月21日晚,王跃平工作室诚邀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孙振坤老师为科利华中学初三语文组全体老师及校文学社同学带来中考作文主题讲座。孙老师从五种表达方式破题,创设自然的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

    2025/4/26 23:13:35
  • 王跃平名师工作室诚邀李紫燕老师开设中考主题讲座

    2025年4月14日晚上,王跃平名师工作室邀请玄武区语文教培员、十三中锁金分校李紫燕为科利华中学初三语文组全体老师及校文学社的同学们带来题为《一起玩语文》的精彩讲座。李老师开场便列举了2019、2020和2021年南京中考题中关于 “玩” 的试题,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听课热情,成…

    2025/4/26 23:08:45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