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为“双减政策”。《意见》明确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线教师只有不断修炼内功,力争用最充分的准备,争取最有效的课堂,助力良好教育生态的打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
面对“双减政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该如何做?南京市的初中英语教师也纷纷积极开展了对政策的学习和对自身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以下是部分教师对于“双减政策”下英语教学的思考。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思考:教什么与怎样教
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刘春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它基于近几年“减负”的教育改革,反映并尝试解决中小学生负担重、短视化、功利性等突出问题。在此社会大教育背景之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状态、教师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两个方面成了教师们的应然所需,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调整教学行为以迎接这一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显得十分迫切。
挑战一:作业减少,如何实现量到质的转变?
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具有巩固、检测和反馈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中小学作业存在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此次《意见》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旨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那么怎样设计作业才能实现减量不减效呢?
挑战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实现齐头并进?
义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双减”之下,如何解决家长们,尤其是英语教育水平薄弱地区,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实现英语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化发展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英语教师的共同课题。
挑战三:课本材料不能够时时更新,如何满足各层学生所需?
教材是由课程政策性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但是,教材只有在成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时,只有满足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时,才具有课程的意义。因此,教材必须有供各层次学生所需的材料、保证时时更新,但是事实上,教材的修订工程浩大,怎样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增减内容以满足各层次学生所需呢?
机遇往往和挑战并存,新形势下一线教师们应该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出调整,我认为可以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丰富课程,提高语言学习趣味性
校外补习班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一大亮点就是课程丰富,能够满足更多层次学生的需求,在“双减”之下,教育机构弱化,学校英语教学应该在课程上拓宽思路,引入文化鉴赏、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影视达人等校本特色英语课程、讲座或沙龙,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书本之外的英语,针对以上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上,进行系统规划、整理,编撰课程手册,努力形成校本课程的教材体系,打造品牌课程文化。这种显性或者隐性的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活动课程体验,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多样化评价,体现育人价值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而近期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将“改革学生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以上可以看出,在新形势下更新评价观念、促进评价手段多样化尤为重要,我认为应该把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向可以是:针对学习过程诊断激励学生的正向目的的学习评价;利用笔试、口试、课堂观察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以及文化意识、语言掌握、学生学习语言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定量描述与学生学习的定性分析描述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家长对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维评价。
三、利用在线资源,扩大学习阵地
现代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外语教学的实践性提供了技术保证,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是互联网大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新冠疫情加速了基于大数据的线上教学发展。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教学的每一个要素、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它以独特的自主性、体验性、实践性的特质,使学习者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打开学习通道,打破了“教师是知识来源”的局限,把学生的学习地点延伸到课堂之外。然而,网络环境复杂,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如何筛选信息、评判知识价值。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实现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真实落地。
四、细磨课堂,探索分层教学路径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探索开展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是实现英语新课标的必然要求,在“双减”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次教学指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我认为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具体实施:备课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进行预测、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在上课阶段分层次安排教学活动并有层次性的提问;在课后巩固阶段根据不同层次布置内容不同、形式相异的课后作业,与此相对应地在评价上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整个过程可以由学校教务部门、地方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而教师要适时与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分层有效性和科学性,尽量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
五、渗透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标》提出:发展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也是学习策略体系化的重要时期,是接下来英语高效学习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重点提升学生的认知、元认知、交际、情感策略水平,在了解学生性格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渗透英语学习策略,如单词背记、课文框架梳理、做笔记、复习等学习的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后复习等环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素养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修正,进而自我调整,走上积极提升自我的路。
六、鼓励探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课标》倡导开展主题意义探究教学,围绕主题的学习内容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建构新概念,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大观念、大格局。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的英语活动,能够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意义,从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技能。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探究,课后作业也需有探究性。由于对作业的目的和功能认识不清,有的教师过多依赖课外作业,把作业作为课堂教学不足的补充,作业优化非常匮乏。教师应该从学科育人观和学习活动观的视角,科学、创新地设计作业,如结合社会生活的观察作业、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探究中用英语解决问题,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投入热情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英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双减”大背景下家长对学校的高期待与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现状仍有差距,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努力转变角色,变“教授者”为“学习者”,变“旁观者”为“参与者”,促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向纵深发展,注意学科交叉,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相信在一线教师们的努力之下,初中英语教学可以变革教学方式,转变育人目标,迈向以人的终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英语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