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下午,南京市玄武区"新三学"背景下小学数学"社会化学习教学研究周"研讨活动在逸仙小学报告厅成功举行,活动由逸仙小学社会化学习核心成员金秉蓉老师主持。
首先,逸仙小学社会化学习核心成员武沁源老师与二(3)班学生共同呈现了一堂生动的展示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武老师在课程开始前便强调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指出每个成员都需掌握知识,否则可能影响小组整体的发言机会。在讨论环节,学生们在相互质疑与补充中深入学习了多种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并理解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点。学生们通过实践快速口算,探索并应用了估算技巧。武老师运用“群体性评价”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促进了他们在互动与合作中的学习成效。
紧接着,逸仙小学社会化学习核心成员张娴老师与五(1)班学生共同展示了社会化英语课程《seeing the doctor》。他们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系列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并通过组内外的点评与打分实现了群体性互动评价。问题墙(Question wall)作为课程的亮点,展示了结构化问题,学生自主提出并解答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驱动性问题,有助于梳理文本结构,提升英语逻辑思维能力。整堂课将主题意义与语言逻辑相结合,任务形式多样,包括听说读演,学生积极参与,踊跃表达,关注英语语言核心素养。
随后,金秉蓉老师分享了题为《社会化学习:一个班级项目的启动建议》的讲座。她结合自己作为社会化学习团队资深成员(已加入四年多)的亲身经历,分享了组建学习共同体的路径策略及趣事,并深入解读了群体性评价的具体实施建议。金老师强调,尽管社会化学习看似复杂,但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灵魂”——即成功组建学习共同体并持续开展群体性评价。
活动的最后,由张齐华领军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来自南京紫竹苑小学的王宁老师分享了《班级如何系统开展社会化实践》。他从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和如何对学生有效引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他的分享,与会者对如何在班级中系统开展社会化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启发。
此次“社会化学习教学研究周”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从课堂实践到理论分享,为教育工作者们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不同学科的展示课让大家看到了社会化学习在不同领域的精彩应用,老师们的讲座则为社会化学习的推广与深化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实用的方法。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在社会化学习模式的推动下,课堂会成为学生成长的理想之地,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为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让教育改革成果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