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初夏时节,榴花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羞答答的绽放在骄阳里。张齐华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教师们聚集在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二楼会议室,在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引领下,正在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经典课例解析》活动。
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充分准备,每一名骨干教师都认真选择了一节能够体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经典课例认真研读,接下来的活动中他们将围绕这节课的3、4个教学片断细致阐述教师关于核心素养落实。
最先分享的是北京东路小学的吴贤老师,她分享的主题是《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吴老师一贯以深入的理论研究见长,她以俞正强老师的植树问题一课为例,与大家侃侃而谈。既包含了对于模型思想理解,又有小学阶段模型思想与中学阶段建模辨析,随着她从理论到实践的论述,激发了团队老师热烈的讨论,既有质疑又有辩论,大家不由自主的对自己教学中模型思想的实践与运用进行对照与反思,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东路小学的宗理老师由此联想到了自己学习过的一篇美国教学案例,迫不及待的与大家分享。
接着发言的是小营小学的宋洁老师,他结合自己的磨课与成长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关于核心素养中应用意识的探索与实践,他以自己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为例说了自己的创新与思考,这些充满创意的思考让大家深受启发。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的汪劲松老师以张冬梅老师执教的《分米与毫米》一课为例,就“量感”与大家展开了交流,如何让孩子们从手中有“尺” 到心中有“尺”。这个话题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大家,大家不由自主的一次又一次的加入到汪老师的话题中,席间有老师为了佐证自己的思考还把曹培英老师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一书也搬了出来。 随着激烈的碰撞,大家关于数感和量感的理解也开始走向深入。
伴着数感和量感激烈的讨论,北京东路小学李静老师的话题《让数感变得更丰满》让大家安静下来 ,课例《千以内数的认识》来自工作室第一次活动,一位工作仅一年半的一位老师尝试,但是关于数感培养的落实却让大家记忆犹新,大家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总是能带领大家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认真聆听的同时,讨论又悄悄开始了,最有趣的是工作室里来自鼓楼和玄武的教师也彰显出了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辩论中鼓楼区骨干教师的严谨让玄武区的老师由衷的佩服,玄武教师的开放也引发了鼓楼区骨干教师啧啧赞叹,也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这样跨区合作交流学习的各种优势。
最后一个分享的是同仁小学的马丽丽老师,马老师用感性的语言生动的叙述着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一课带给她的理性的思考,为了这次活动她不仅观看了三遍教学视频,还一个字一个字将课堂教学过程做了实录,经由她的分享我们有机会一同细细的品味了吴老师课堂教学中那一个个将思维引向深入的问题串。
一个下午,工作室的全体老师在张齐华老师的带领下展开着大容量、快节奏的学习,骨干教师们学习研究热情更是恰似这初夏里火如荼绽放着的榴花热烈、充满活力。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界最热点的话题,我们想做的努力是借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让孩子们能在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还能领悟数学的精髓,养成数学的意识和品格,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相信张齐华数学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教师们在未来学习研究的路上一定会再接再厉,不断超越自己,让热情的种子、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重构之路上落地生根开出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