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名师工作室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学生主动研究汉字,深入感受汉字中蕴含的文化魅力,掌握汉字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化认同,近日,江苏省郭学萍、柏春花网络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的主题为“趣游汉字王国:汉字学习、运用的深度探究与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溧水区第三小学顺利举办。
此次活动的指导单位是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特级教师、资深汉字研究专家黄亢美教授,特级教师、全国创意写作发起人郭学萍老师、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员金魁老师、特级教师王祥连老师、江苏省柏春花网络名师工作室及工作室成员,溧水区部分学科骨干教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生、溧水区第三小学学生共100多人参加现场活动。活动全程通过“省名师空中课堂”进行直播,线上线下参与教师近3.5万人次,展示课视频资源将通过“金陵微校”平台发布。
在开幕式上,溧水区第三小学汤小琴副校长和陆银宝校长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他们表示溧水三小一直走在汉字领域不断探索的路上,希望借此活动的契机,能让学校在汉字学习和运用上走向更高的层次。
首先,溧水区第三小学的区学科带头人朱玉荣老师执教随文识字课《荷叶圆圆》。课堂伊始,朱老师带来“荷叶”图片做礼物,引导学生在观察表达中走近“荷叶”,走进课文。在学文的同时借助插图、播放动画等方式巧妙地认识了“珠”“晶”“躺”等汉字,帮助学生建立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为研讨如何将汉字文化巧妙地渗透进教学环节,落实在课堂中趣味识字和以识促读、以读促学做出示范。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柏春花老师执教随文识字课《我是一只小虫子》。柏老师巧设活泼有趣的闯关情境,利用“任务驱动”,先让学生集中归类认识以“尸”字头及肉月旁做偏旁的字。之后随文认识了“醒”、拓展了“费”字的组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落实中头脑逐渐“活起来”,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等活动,体验到了“做一只虫子的快乐”。
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柏春花老师
第三节课是市优秀青年教师顾雪兰老师带来汉字实践课《汉字真有趣》。顾老师先是呈现一段象形文字变化成四季古诗的动画视频,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将学生带入趣味十足的汉字王国。紧接着设置趣猜汉字谜语环节,让学生在猜字谜、画谜、故事谜中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及汉字之趣。之后,顾老师又带领学生挑战难度升级的环节:趣对汉字对联、趣对歇后语、趣解谐音故事等,学生在挑战中增加了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
三节课后是鼓楼区教研员金魁校长做点评。金校长从“学到了什么”和“自己的想法”两个角度谈到了自己的收获和思考。他肯定了三节课中教师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及教师对字源字理所做的深入研究,体现了趣与理之间的关联。他指出识字教学需要整体感知,注重整个语境中系列字的关联,找到其中的共性与区别。他希望教师能带孩子玩转汉字,玩出乐趣、情趣、理趣、意趣。
第五节课是特级教师郭学萍老师带来的《汉字创意写作课》。郭老师由一个苹果、一根香蕉、一盘水果引出一个汉字,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有颜色,这个字是什么颜色的?”邀请一群学生做出一首汉字诗。就这样,在真实的经历之后,学生学会了用“看”“听”“闻”“摸”“尝”五感法写诗。紧接着,郭老师打开自己创作的诗集,先带学生在不同类型的诗歌中遨游,最后走进汉字诗,在读诗写诗中体验创作的快乐。课堂尾声,郭老师带来讲座《汉字之美》,全体师生们在郭老师诗意的表达中被汉字的神性、诗意、音韵、形态、创意、骨气之美所震撼。
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郭学萍校长
活动的最后,由特级教师王祥连老师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今天的活动有两个特点:课型多样、名师荟萃。教授与教师同构,识字与创意共生。接着他分享了自己的体会:1.汉字教学应不拘一格,不囿于一隅,不执于一端。2.不同识字方式各有所长,我们应基于孩子最近发展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汉字教学应基于自身的特点。3.汉字教学应指向识用结合,体用合一。
本次活动成功引爆了线上线下全体师生共同学习、探究汉字文化的热情!我们深信,通过此次活动,蕴含深刻的中华汉字文化必将融进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润泽每一位师生的心田!今天,我们与汉字开始了一场难忘而美丽的邂逅,期待未来我们与汉字的奇妙旅程将更加精彩!
第四节课是特级教师黄亢美教授带来的字理识字课《揠苗助长》。黄教授以寓言故事为载体,遵循“小集中,大随文”的原则,依据“引古识今”“引繁识简”“引图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在语境中理解学习“疲”“巴”“喘”“焦”等汉字,并根据字理总结出歌诀记忆。黄教授还在随文中引导学生比较思考同音字“筋与精”“截与节”哪个字更合适。通过字理识字教学,学生悟得汉字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作用,汉字文化字理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田,达成了汉字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