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从“好课”到“好文”

2023/6/14 10:45:3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近日,我学习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编辑俞红珍教授“如何撰写英语课例论文”的讲座。俞教授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地剖析为什么写课例论文、什么是课例论文、课例论文写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多篇一线教师的论文实例,分析指出课例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对老师们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我也受益匪浅,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感受。

1. 站稳课堂,上出好课

课堂是一线教师们教科研的主阵地。俞教授鼓励老师们精心备课,不断地修改自己的公开课。上好一节好课是写出好的课例论文的基础。课堂中的方方面面,哪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环节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主题。作为研究好课的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课后及时记录课堂中学生的上课状态和精彩的生成;另一方面也要关注自己的“教”,仔细分析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和困惑,从研读教材、教学设计、课堂讲练等多角度探寻问题的根源。同时,俞教授希望老师们多读理论书籍。有时候通过阅读教学理论,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也能迎刃而解。站稳课堂,上出好课,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还让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课堂实例。

2. 研究好课,写出好文

打磨公开课的过程中,教师会迸发很多思维的火花,撰写课例论文能够让这一过程更有意义,把所思所感分享出去。好的经验得到传播,也是教师的实践知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的过程。正如俞教授指出课例论文的本质就是从“好课”到“好文”转化。课例设计和课例撰写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当然也是研究结果。

回想本人在撰写课例论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理论支撑与现实问题脱节、问题与策略不匹配、前后论述不一致、说理不够充分等问题,但是当俞教授提出我们可以通过突破常规的教学设计,运用关键概念表征、概括独特经验,形成框架,根据论文表达逻辑形成课例时,本人对课例论文的撰写又有了新的认识。

3. 修改好文,追求创新

好的论文一定是改出来的。从俞教授的讲座中,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好文一定需要反复推敲逻辑关系,理清论文写作脉络框架,站在一个评判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文章。修改文章时可以由文章的语言过渡到文章的结构,再到文章的逻辑,最后完成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课例论文修改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总之,俞教授的讲座有高度,有深度,令人深思。本次学习既是一次思想的充电,又是一次精神的慰藉。学无止境,思无止境。学会专业表达,把“好课”写成“好文”是一线教师走向研究者的重要路径。让自己教在课堂,思在课堂,从课例研究出发,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黄菲名师工作室指导南京江北新区课程游戏化骨干教师培训纪实

    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黄菲名师工作室以成员所在的南京江北新区为辐射基点,持续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质量提升。2025年3月21日,工作室应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幼部副部长徐海芳邀请,走进顶山实验幼儿园,通过多维度…

    2025/4/1 23:09:25
  • 夏光清老师被聘为“南京市浦口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首席导师”

    2025年3月22日,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正式聘任德育名师夏光清为“浦口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首席导师”。这一聘任不仅是对其数十年家校共育实践成果的认可,更标志着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迈向专业化、体系化的新阶段。深耕一线,以“教育义诊”破解家教难题夏光清老师现任南京…

    2025/3/31 12:02:38
  • 家庭教育义诊微视频第11次录制简报

    家庭教育义诊微视频第11次录制简报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南京家庭教育义诊社联合南京广电教育发展部、“南京教育头条”栏目,制作系列家庭教育微视频,将义诊从线上延展到线上,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被誉为“云宣讲的一面旗帜”。做在教育的需要处,做到家长的心里…

    2025/1/17 18:35:35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