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说课的艺术 ——出发后的再思考

2023/12/14 11:05:1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编者按

《教育随笔》是我们公众号新开的栏目。“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自成立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老师们的关注和积极互动,陆续有各地的老师向我们投稿。感谢老师们的分享,也真诚希望这里能成为老师们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遇见最美的教育!

如果说,教学是一项思维的实践;那么,说课则是一门再思考的艺术。教师“素位而行”,重新审视教学的“质”;“行势行力”,精准解读学生的“学”;“洞若观火”,一语中的教学的“因”。能将这三层说清说透的,我认为,才是实践型说课的典范。 

解构——讲讲“教什么”

说课的第一要义是厘清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这就好比建筑的地基和承重,是教学框架的有力支撑。教师从文本的内容、体裁(What),主题意义(Why)和行文逻辑(How)入手,有针对性地拆解以内容为载体的知识结构,并以上位者的视角不断拓展,丰富文本内涵。此外,新课标中提出,关注学生,分析总结其学习基础和个体学习特征,结合学情指导教学。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志愿和前置经验的深入剖析不仅能助力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的相应对策,更能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建构——说说“如何教”

Jeremy Harmer在How to Teach English一书中强调,投入(Engage),学习(Study)和运用(Activate)三要素是语言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通过它们之间顺序的不断变换,可以创造出多样的教学模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阐述教学步骤时,应以活动为载体,问题为导向,将相互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进行建构,联结成螺旋上升式的递进结构。同时,单元整体教学理念需渗透其中,相关环节的设置要能在单元板块的已知中实现再认知,如Task可在前六课时的生成上进一步探究主题意义。此外,以评促学assessment for learning也应融入教学活动的描述里。毕竟,课堂是评价的主阵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唯有将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教师才能及时诊断,及时反馈,及时改进,使“学”真正发生,使“教”真正有效。

重构——谈谈“为何教”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基于学生的“有需求”,因此,每一项活动都是独特、有价值且不可替代的。对于设计意图的思考,实际上是对“教什么”的深度审视,使教学活动和架构更趋合理,并与教学目标相呼应,具体包括:活动设计的初衷是什么;对应的教学目标有哪些;与前后环节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否顺承。通过说课,教师对学生主体更了解,文本主题更明确,重难点及目标更清晰,活动目的更明了,育人导向更深化。说课既是教学实践的外显,更是教学思路的内化。在这其中,教学反思也必不可少,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创新之举、教学机智都将帮助沉浸其中的我们跳脱出来,重新出发。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让我们在略显匆忙的教学实践中,静下来,慢慢探寻“心的智慧”,也许突然间,豁然开朗就在那时。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黄菲名师工作室指导南京江北新区课程游戏化骨干教师培训纪实

    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黄菲名师工作室以成员所在的南京江北新区为辐射基点,持续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质量提升。2025年3月21日,工作室应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幼部副部长徐海芳邀请,走进顶山实验幼儿园,通过多维度…

    2025/4/1 23:09:25
  • 夏光清老师被聘为“南京市浦口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首席导师”

    2025年3月22日,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正式聘任德育名师夏光清为“浦口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首席导师”。这一聘任不仅是对其数十年家校共育实践成果的认可,更标志着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迈向专业化、体系化的新阶段。深耕一线,以“教育义诊”破解家教难题夏光清老师现任南京…

    2025/3/31 12:02:38
  • 家庭教育义诊微视频第11次录制简报

    家庭教育义诊微视频第11次录制简报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南京家庭教育义诊社联合南京广电教育发展部、“南京教育头条”栏目,制作系列家庭教育微视频,将义诊从线上延展到线上,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被誉为“云宣讲的一面旗帜”。做在教育的需要处,做到家长的心里…

    2025/1/17 18:35:35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