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深入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充分发挥网络名师工作室专业引领作用,助推城乡一体化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近日,主题为“创意读写:‘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的南京市“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交流展示活动在高淳区汶溪小学顺利举办。
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为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由江苏省郭学萍、洪超、柏春花网络名师工作室共同主办,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雾东现场指导,三个工作室成员、汶溪小学语文组教师、高淳区相关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全程参与。活动全程通过“省名师空中课堂”进行直播,线上线下参与师生达5000余人次,视频资源将通过“金陵微校”平台(https://jlwx.jsnje.cn)发布,敬请关注。
首先由高淳区汶溪小学张晓辉校长进行大会致辞,他代表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能共同参加这场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与会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和实质,掌握其实践应用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接下来由汶溪小学的陈宇雪老师展示第一节研究课《海底世界》,陈老师以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做引领,带领孩子们学习“如何围绕一句话把动物的活动写清楚”,然后借助第5自然段进行学法迁移,完成思维导图,领会用法,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第二节课是由诸金菊老师执教的《威尼斯的小艇》,诸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层次分明,从“品读课文,感受小艇独特”和“迁移写法,学以致用”两个方面展开,先是通过图片、视频创设旅行情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男女生合作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体会威尼斯小艇的动静之美。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比喻写出特点”“抓动静态之美”的方法尝试练写飞驰而来的动车。
两节课后,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雾东就“如何进行片段化教学”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首先,张主任肯定了两节课所选内容都具有代表性,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接着,张主任提出《海底世界》是一篇类似于科普类的说明文,朗读指导需要更贴合文体特点;《威尼斯的小艇》朗读指导中建议增加个别读,指导读出学生的独特体会,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值得借鉴,但是要重视课堂生成性的评价。
第三节课是特级教师郭学萍带来的习作观摩课《我的自画像》,从诗歌里、漫画里走出来的长辫子老师,是一位生活充满诗意,热爱阅读的老师,她亲切活泼,出口成诗,整个课堂如春风化雨,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她幽默风趣地用红苹果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以十张照片展示自己,让孩子们明白介绍自己既要突出外貌特征,也要展示内在特点。课堂最后,郭特带着大家制作“自画像”,在交流分享中丰满人物形象。整堂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
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郭学萍校长
观摩课后,由“长辫子老师”郭学萍继续进行讲座。在讲座中,她提出要“像作家一样教学生写作”,她将对于读书的热爱、对于写作的坚持都娓娓道来。郭老师提出,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写作、阅读,将写作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方方面面。通过推荐一本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她列举了写作中的诸多重要因素——真实、科学、模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都对我们的习作课堂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正高级教师洪超则针对“让学生建立起自我学习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这一话题,从自身经历生发开来,强调“自我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好的写作指导是能让学生满心希望地写出下一篇;好的写作教学是让学生欢天喜地地上作文课。”他希望教师能怀揣着热爱,热爱阅读、热爱教学、热爱生活、热爱学生,上学生喜欢的课。专家们的见解高瞻远瞩,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启示。
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洪超老师
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书记、校长贾玉蓉对本次交流展示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贾校长指出,本次活动的召开,是一次高瞻远瞩的教学试验,有利于培养师生们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追求。她对两位汶溪小学的执教老师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思维敏捷、创造力丰富的汶溪小学学生十分欣赏。她认为郭学萍老师的观摩课及洪超老师的讲座以自我经验为媒介,精彩纷呈,令人深受启发。
在本次活动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交流和展示环节、名师们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还有生动的案例分享和实践展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和实质。此次活动为今后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