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平名师工作室承办江苏省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研讨会

2019/3/27 12:22:5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王跃平

三月的南京,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一场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主办,南京科利华中学和王跃平名师工作室承办,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研讨的盛会在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举行。本次研讨活动历时两天。3月16日上午,来自省内外的400余名初中语文同仁齐聚科利华中学笃学楼6楼报告厅,在古老的明城墙根下共同研讨新教材的教学教法。

本次研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现场展示与讲座交流相结合。与会专家阵容强大:有全国知名专家黄厚江老师,有省教研员段承校博士,还有省内知名特级教师袁爱国、张五芳、王清和王跃平老师。

16日上午,研讨会从段承校博士的讲座《新教材阅读教学的要求与课堂教学实践》开始。段博士分享了文学大家张中行与陈思和就文本解读的见解,提出了“四文”的文本解读方式,即文本、文献、文化、文论。他还以余映潮老师的课例《记承天寺夜游》中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处理,展示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力、敏感度、表现力。段博士还详细讲解了主要文学文本的教学范式,让老师们从理论上对新教材的教学有了理性的认识。

接着是王跃平老师带来示范课《儒林外史》和讲座《例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王老师围绕“《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从人物情节到思想和写法,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课后王老师结合《儒林外史》、《西游记》等名著教学的课例,分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加加减减读名著、援疑质理教名著。方法实用,针对性强。



16日下午,首先进行开设示范课的是王清老师,他的课题是《抓住细节》,王老师围绕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分辨人物的语言特点、外形特点等,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方式来进行细节渲染,力求写出有特点的人物。课后的讲座《语境 语路 语篇——基于统编教材的写作教学策略探寻》也是结合示范课,分享了自己“非构思写作教学研究”的路径,从统编写作教材分析、国内外研究综述、融合写作教学探寻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接着,由张五芳老师带来示范课《陋室铭》,“以读带品”教授文言文,读出韵味,读出情愫,读出自我警戒,在不断品读中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她的教学环节为谈友情、品文韵、赏人品。张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整本书阅读的思维训练》。她提出了为什么要阅读、怎样教阅读等问题,引发了与会教师们的思考。接着张老师从“课堂论——形象思维的培养,课题论——系统思维的建立,课程论——立体思维的展开,文化论-综合思维的运用”四个角度来解读以上问题。


17日上午,研讨会迎来了语文大咖黄厚江老师,他的作文课是《写出人物特点》,讲座的主题为《作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作文课上,黄老师从自己的名字谈起,整节课启发、引导学生写人要从肖像、从事件、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特点。紧接着,黄老师的讲座分享了自己对作文课的见解。对于什么样的课算得上是真正的好作文课,黄老师发表了三个观点:一是要以“写”为中心;二是“写”要在老师的引导训练下进行,要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三是要指明写作的方向,将学生带进写作的现场。


最后一位展示的是袁爱国老师,他所展示的课题是《一滴水经过丽江》,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文质优美耐人回味。这样一篇看似写景的文章却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袁老师在讲座中坦言,这堂课他已经酝酿了两年之久,而对人文、人生、人情、人性的挖掘,使得这篇文章更具有了一种别样的美。这之中不仅有作者的匠心独运,更有袁老师诗意、灵性的解读。袁老师还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阅读教学的策略,令与会教师们明白了,自读课上教师的适时引导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追求语文教学的思与诗。


时间过得飞快,两天的研讨活动告一段落。但统编版教材在实际使用中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去钻研、探索。活动结束后,王跃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跃平老师召集工作室成员就所学内容开展交流,发表看法,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王跃平老师对工作室本学期学习作了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工作室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沉甸甸的任务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挥名师的引领、带动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