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读后感

2022/2/18 21:16:44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巫雪琴

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读后感

埃里克森(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美国现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

 

以下内容参考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喜马拉雅读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学习强国《人格理论与个人成长》主讲老师:李波(北京理工大学)、互联网等。

一、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

皮亚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精神分析学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1896年创立的。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网上有观点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将人视为客体的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意识,而精神分析则将人视为主体研究的,研究的是人类的无意识。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的三种形式:梦、语误和症状。埃里克森的理论就是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的拓展。

二、埃里克森的生平

他最重要的思想是同一性(他所想的、做的和他角色的吻合),并且他强调人格发展受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他的思想的形成是和他的生平经历是密切相关的。埃里克森的亲生父亲在他未出生时就离开了,他终其一生并不知道他的亲生父亲是谁。他的母亲是丹麦人,怀孕后到了德国,因此埃里克森是在德国出生的。3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后来和他的继父结婚,两个人都是犹太人,但是埃里克森身材高大,金发碧眼。所以在家庭、学校中有些格格不入。他的出生和外貌造成他在家里和学校没有获得这种身份的认同感。这也就是他理论中的同一性危机。

埃里克森在高中毕业之后,他不能适应大学教育,所以他没有上大学。他花了几年时间去欧洲游历,后来朋友推荐他到一所小学工作,而这所小学的创办人是安娜·弗洛伊德,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精神分析学创立人弗洛伊德的女儿。他在这里接受了几个月的精神分析培训。自此他就踏入了精神分析的圈子。1929年他和后来的妻子结婚,1933年,先移民丹麦,后来定居美国波士顿。由于他在多地从事研究经历,他就发现人格发展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他发现美国病人的问题和维也纳的病人问题不一样。虽然埃里克森并没有大学文凭,但他确是哈佛医学院人类发展学教授。

所以有孩子的老师们,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你可以和孩子说,没关系,只要努力你依然会有成就。要是孩子成绩好,不是有人说过,你就有更多选择吗。哈哈。

三、社会化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个体在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个发展危机都有涉及一个积极选择与一个消极选择的冲突,后一阶段发展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当然早期问题的不良解决造成的损失也有可能在后期阶段得到修正。(避免宿命论)


阶段

发展危机

重要

他人

具体说明

0-1.5岁

婴儿期

信任对怀疑(不信任)

母亲

在这个时期孩子主要就是吃饭睡觉上厕所。在这个时期母乳和母亲的怀抱是儿童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母亲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两种需求,孩子就会获得安全感,进而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母亲对孩子非常冷漠,孩子就会对养育者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有可能导致他们长大后也会回避深度信任的关系。

当然这种亲子关系是相互的,如果这一时期母亲通过哺乳,拥抱等方式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也会对第七阶段繁殖对停滞产生积极的影响。

1.5-3岁

幼年期

自主对羞怯(qie

父母

父亲更多参与到养育和照料中。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渴望自主做一些事情,吃饭拿勺子、穿衣扣扣子、自主控制大小便等。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给予关怀、保护和鼓励,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但是如果这一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探索进行斥责或者因为过于溺爱不让孩子自主做事。孩子会出现强迫性,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产生羞怯感。(强迫症,对细节要求特别高,要求完美)

3-6、7岁

童年早期

主动对内疚

家庭

孩子的父母、家庭的其他成员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这一时期孩子的活动范围增大,他们想要对外进行探索。如果家长在这时期一方面要保持儿童对活动的热情,比如带他出去郊游,探索大自然,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孩子,防止受到伤害。那么孩子就可以建立做事有目的性,主动性的品质。如果家长常常采用禁止的做法,这个太危险你不能做,或者孩子要帮家长做事,事没做好,你就是添乱,那么孩子就会出现抑制,我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对的,那我什么事都不要做,从而是孩子形成缺乏尝试和主动的性格。

6、7-12岁

学龄期

勤奋对自卑

邻居、同伴

这一阶段主要就是小学阶段,孩子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是需要勤奋的,如果这一阶段,作为学生不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功,他就可能形成自卑感。

12-18岁

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同伴、男女朋友、角色榜样

这一阶段就是初高中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逐步开始成熟,那么孩子开始思考我是谁的问题。在这一时期个体所想做的、他所做的和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同一性,否则就会出现角色混乱。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自己是谁,自己可以有多大的理想,多大的期望,身为学生应该怎么做,

18-30岁

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

朋友

生活伴侣

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能够建立正常的友好关系,如友情、爱情,那么他就会获得亲密感,否则他就会陷入孤独感。

30-60岁

中年期

繁殖对停滞

家庭成员工作伙伴 

这里的繁殖不光包括生儿育女,也包括工作中的生产创造。我们在前面婴儿期提到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你关爱下一代,或者你在工作中有所成就,这就表现为中年期的繁殖感。如果你对孩子冷漠不关心,在工作中无法“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长期这种感觉,那么就会进入”停滞“状态。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

60岁以后

老年期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人类/我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也就是说当我们坐在摇椅上摇啊摇的时候,回顾我们的前半生,觉得自己没有白活你也就完美无憾了,否则就会产生绝望感。


四、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主要是关注人生发展的第四阶段6、7-12岁学龄期的勤奋和自卑危机,第五阶段12-18岁青春期的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学龄期的孩子应该是勤奋的。但总有学习不好的孩子,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而是要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比如给他设置一些难度较低的任务,信息课提供一些视频帮助的资料。如果在成绩上无法找到成就感,可以其他方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比如打字速度快、多媒体作品设计有创意等等。否则你就可能在学生走向自卑的道路上又踹了一脚,加速了他的危机形成。

对于同一性的危机,我记得巫老师提到在教学中使用生涯规划的项目,其实这就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和形成;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计算机文化的知识,比如名人介绍,从而为学生树立职业选择的榜样;同时还要宽容对待他们的狂热与流行文化,例如我们以前进行网站制作的教学,学生的网站主题往往就暴露其内心的想法,那么如何正确引导,教师们也需要认真思考。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下一篇:读书感悟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杨静平德育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徐静成功开展幼小衔接讲座

    春风有信,吹开了百花。花开有期,总是如约而至。2025年4月11日下午,南京市杨静平德育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月牙湖小学教导处主任徐静为海福巷幼儿园全体大班家长开展幼小衔接专题讲座,以专业力量赋能幼儿成长过渡。本次讲座主题为《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徐主任以心理学视角…

    2025/4/17 12:25:17
  • 倪特工作室承担省名师空中课堂专题研讨活动

    好学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月15日下午,主题为基于依标施教的小学体育项目化学习《火灾应急逃生》的江苏省省级教研活动在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成功举办。出席活动的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杨浩、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陆伟、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倪晨瑾、栖霞…

    2025/4/16 9:55:52
  • 倪特工作室承担省名师空中课堂专题研讨活动

    好学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月15日下午,主题为基于依标施教的小学体育项目化学习《火灾应急逃生》的江苏省省级教研活动在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成功举办。出席活动的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杨浩、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陆伟、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倪晨瑾、栖霞…

    2025/4/16 9:55:44
  • 厉害!工作室一课程入围教育部品牌课程

    3月12日,教育部公示了2024年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与品牌课程推介名单。南京浦口区江浦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浦口区家长学校总校、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品牌课程《夏老师为您家教支妙招》榜上有名。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团队推出的“家庭教育义诊”微视频以及《夏…

    2025/4/15 16:54:48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