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工作室“乐”读】书香致远,“乐”读有你:共读共思①

2023/10/25 10:20:4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成果展示     发布人:何伟

【何伟工作室“乐”读】书香致远,“乐”读有你:共读共思①

 

亲爱的老师,您好!

何伟名师工作室“书香致远,‘乐’读有你”的读书活动即将告一段落。回顾一个多月《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问答与案例》的共读与分享,工作室的老师们也有颇多感想和思考。期待大家能继续坚持,让阅读成为习惯,博览群书,丰实自我、丰厚课堂。

王蔚  南京市伯乐中学  

       共读的活动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何谓大单元教学之“大”?其一是聚焦“大观念”的深度学习;其二是拓宽“大格局”,走向未来生活。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将教材中某一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或者单一地将某册书中的一些自认为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组合,再者也进行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尝试。这些实践比起传统的单课时教学设计要有所进步,但还不能够体现真正的“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核心。通过这次共读学习,我进一步意识到我们的教学要打破传统指向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单元”的格局,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给予学生少而精、可迁移、能学以致用的知识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学习理论并联系实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与思维,积累更多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经验。

于越男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

通过共读,我们明确了大单元教学是在“大观念”统领之下的教学,它既是课堂内外师生共创的教学活动单位,也是结构化课程构架的基本要素,更是高效培育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有力支撑。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当从“大观念”出发,以宏观视角规划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基本问题、单元表现性任务及其评价方式,然后再细化至每一学时的教学目标、关键问题和环节关键设问。既然需要提炼“大观念”,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理解“大观念”,因为它们是核心,是落实素养导向教学的重要抓手,需要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上升到大观念的层面,让学生不仅仅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学生的能力、素养与思维,在大单元教学中能够得到有效、高效的培养。

王笑雪  南京市栖霞中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本次共读《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问与案例》一书的过程中,我在不断思考“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什么是好的跨学科学习?”“什么是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学习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学生“回应”?一方面教师、学生尚未重视评价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缺少实施评价的抓手和方法。通过阅读本书,我领悟到课程标准是评价实施的有力抓手,它不仅明确了学业内容及要求,还描述了学业质量标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衡量标尺,也为“教—学—评”一致性提供依据。备课时,教师应对照各个学段的学习任务,根据学习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描述等方面进行学习目标的梳理,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内容,再以此为据,根据学情确定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层级。以“逆向设计”为模型,在学生学习之前给予评价量规,以便于学生明晰学习的要求,对应评价标准锚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彭园程  南师附中丁家庄初级中学  

在共读《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问答与案例》活动中,我有两点感悟颇深:其一,从学生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思维。书中在多个问题中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根本产生变化,阐述了大观念对现今“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影响,并从学习任务、课堂反馈、评价量规等方面指导一线教师如何实现以大观念的思维培养学生素养。结合何老师在教研活动、教学督导中,多次现场与学生沟通对这节音乐课的看法、元认知中对本课内容了解多少、通过本课学习有何新感悟,让我在设计一节课时,会更多结合学情,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考量学习目标定义、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评价量规等对学生产生的真实影响。其二,在新格局中培养深度学习能力。 大单元打破了以前知识与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思维,以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知识点能否灵活运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一反三解决今后遇到的相关问题。所以在设计课程时,我尝试以整个学段的相关内容为主线,这节课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达成哪些目标,与已学过和将要学的内容如何产生勾联,对未出现但今后可能遇到的相关知识有何启迪,从更高站位上看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如何在课堂中落实。

高凌  南京市栖霞中学  

每当夜深人静,于这美妙的音乐声中与大家一起共读这本书,我感到了团结和凝聚的精神力量,一起促发着我们共同学习与成长。书中关于大单元的理念解读为我们理解、运用与实践提供了抓手,指明了方向。阅读给人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我开始习惯于以大观念的视角来思考教学中的每个问题。当这样的思考与做法成为习惯,便是达到这本书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意义了。书中举出的各种详例,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思路,同时我们也不可固步自封,在此基础上,继续钻研和探究,继续完善和创新,始终坚守以美育人的教育方针,紧扣学生的发展,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音乐给人美的体验,教育给人传承的力量,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学做有心人,学做有思想的人,不断思索与前进。

吴燕  南京市华电中学

共读的活动中,书中对于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深刻独到且严谨科学的理解和思考,令我印象深刻。回顾以前的音乐课堂教学,通常都是一节课学习一首作品,课与课之间往往没有太多联系,学生所习得的知识是碎片、浅层的。大单元教学是指向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一个单元的系列学习,获得关于本学科的某种核心思维,核心概念和能力。学生经过这样的单元学习以后,遇到与本单元类似的作品,会进行类比、迁移,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分析和运用。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而有深度的。因此我懂得了我们音乐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学科思维外,更需要具有“育人”的思维,要从“如何帮助每一名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思考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可以赋予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合理运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用发展的眼光来构建课程、构思课堂教学,强化教学的“育人”功能,才能更好地让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蔡瑞芳  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  

新学期之初,参加了工作室的读分享活动,让我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之前,我认为大单元教学就是将具有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或者相同主题的教学内容加以罗列整合,然后重新分配课时进行教学。在读学习后,我明晰了大单元教学不是简单的重组教学内容,而是要在大观念和基本问题的统领下,将内容整理提炼,使其结构化,以达到学生核心素养层级提升的深度学习。这给我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了更多思考,以苏少版八上音乐教材少数民族音乐为例,教材中有蒙古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苗族、瑶族、侗族音乐等少数民族音乐,还有西南、西北等汉族民族音乐为了加强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和整体性,可以依据民族音乐分类这一核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主题提炼单元大观念。如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例,可以围绕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与其所处地域环境、民族文化背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来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知和体验。学习过程中,围绕主题和大观念,结合各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表现特征,通过问题链层层深入,引发学生探究思考: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人文习俗等对民歌风格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与民歌的音乐特征的表达有什么联系?等等。最终抽丝剥茧达成单元大观念,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科思维,实现知识迁移,提升艺术素养。关于大单元教学的设计,还有许多需要关注的点,后面我将继续学习、不断革故鼎新,以期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

周怡彤  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  

  通过共读,我对如何提炼、叙写大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尝试以苏少版八上第二单元《草原情曲》为例,进行大观念的提炼。本单元有两首藏族民歌和两首蒙古族民歌组成。通过对蒙古族、藏族音乐作品、音乐语言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了解蒙、藏民族的生活,增进对蒙古族、藏族音乐的兴趣,在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丰富并提高音乐的感受力与艺术想象力、创造力。《艺术课标(2022年版)》中提出听赏结构复杂、思想内涵较丰富的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音乐,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对音乐表现要素及其表现作用的感知、体验与理解等具体要求。于此,提炼了大观念为“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调式受我国传统调式体系及人文地理、生活习俗等影响,加以节拍及旋律线条的变化,形成了自己本民族民歌的音乐特色。”在此大观念的统领下,我还完整设计了“教-学-评”一致的学习单,使得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用好大观念,实现其育人价值。

王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我在共读的活动中利用碎片化时间听书结合每晚睡前的看书,感觉厚厚的一本书学习的非常快。尤其感受到在大观念指引下,学习目标建立的重要性,它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大观念让我们在教学中,不会迷失方向,走偏航。例如在之前的公开课《无锡景》中,一开始我写的学习目标有点泛化,我的指导老师指出我需要将学习目标再具体一些,让这节课有可观、可测,可评的依据。通过不断的修改,不断的细化自己的学习目标,我将本单元的学习的大观念设定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在大观念的统领下确定,确保不脱离主题,让自己的内容不会因为越上越多而导致每一个知识点都想说到,但是都没有具体细化。所以通过大单元教学问答与案例这本书的学习,在大观念的统领下,可以让教师确定基本思路和预期,将学习内容逐步分解并形成连续性学习目标,形成了“向下分解、向上回应”的设计思路,这样能够有效地与大观念保持一致和贯通,可以更好的将学习目标达成,也避免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偏航。

姚若培  南京市金陵小学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活动,我更加清晰了大单元教学的真实理念,比如教学目标得以升级,素养立意得以强化、学习情境更加开放、学习内容更为结构化、评价方式体现进阶等等。就拿学习情境和评价方式来说,我的思考如下:聚焦核心素养,创设表现性任务,通过主题设立,将单元内容进行任务性串联,创设真实情景,多维度多角度渗透学习;评价同样也需要结合单元主题,可以设计单元达标规划,帮助学生了解各阶段的学习状态,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基于评价要点,实施分层评价。在二年级两只懒乌鸦的音乐表演实践中,以“我是小演员”为主题进行单元表现性任务的创设,组织开展简单的创意表演设计并进行合作表演;设计分层评价表,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并可提出个人观点与建议,最后老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提出指导性建议。这些都旨在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中,感悟音乐表演的魅力,进而提升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并能够在实践中升华情感,让情感助力思维,以在学生的内心进行可持续的迸发。

亲爱的老师,明天我们会继续分享老师们“乐”读与实践的感悟,期待与您再次相约。谢谢!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