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2025:AI赋能教学模式变革系列活动(南京站)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3 月 24 日至 25 日,“智启 2025:AI 赋能教学模式变革系列活动(南京站)”在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平和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多个名师工作室联合发起,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的应用与实践,推动课堂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吸引了来自江苏省内外的近万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省内外教师参与。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多个名师工作室联合发起,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活动地点设在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课堂展示、微研讨、专家讲座等多个环节。
课堂展示环节亮点纷呈
《智慧装机》王海荣
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们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程体验。江苏省外国语学校的王海荣老师带来了一堂《智慧装机》课程,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践操作,借助虚拟实验室让学生们完成了一次标准化的装机流程训练,学生在模拟训练中学会识别计算机硬件并对计算机硬件功能加深理解,掌握了智慧装机的核心技能。通过对计算机国产化现状及意义的讨论,唤起学生科技自强自立的意识。
《AI智学智算》 巫雪琴 林少霞
在双师课堂《AI智学智算》的创新实践中,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信息技术特级教师巫雪琴与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的林少霞老师,通过"双城教研共同体"展开深度协作。两地师生围绕分支语句,异地协同调试强化语法理解,横向对比同一逻辑问题在不同if语句格式下的执行路径及效能差异,人机协作开发四则运算计算器并逆向解析程序逻辑,继而开展理解性代码重构。在"实践-反思-迭代"的螺旋式学习中,学生系统梳理条件语句知识体系,建立认知断点与生长点的双向映射图谱。该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AI支持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可视化,更彰显智慧教育三重变革——技术赋能突破物理空间局限、跨时空协作构建思维立体网络、人机协同保持工具理性与教育温度的动态平衡。
《智慧攻防》 王晓蛇
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的王晓蛇老师为高一(2)班的同学们带来了《智慧攻防》课程,通过模拟真实的数据安全攻防场景,借助AI生成加密解密程序并修改,提高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抽象逻辑与算法实现。结合体验攻击与防御演练,让学生深入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码”上趣算》 赖红瑜
而在同一时间,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的赖红瑜老师则在机房2为另一组学生讲授了《“码”上趣算》课程,带领学生通过与AI协作的方式学习了Python中的变量、基本输入、输出以及赋值等基本功能,同学们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中不仅克服了学习Python的畏难情绪,还充分体验到了用代码实现功能的乐趣,为后续的编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家讲座环节深入浅出
《AI时代信息科技学科的知识图谱重构 》 丁婧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信息科技(技术)、劳动、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员丁婧带来了题为《AI时代信息科技学科的知识图谱重构》的讲座,她深入剖析了AI时代信息科技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为教师们提供了重构知识图谱的思路和方法。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 管雪沨
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管雪沨副主任则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讲座,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经验和心得。
《从修修补补到打碎重铸》 巫雪琴
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的巫雪琴老师则带来了题为《从修修补补到打碎重铸》的讲座巫老师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教育生态面临重塑,传统的“教师、课程、学生”三要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AI成为推动课堂变革的核心力量。接着,巫老师详细阐述了在当前背景下“重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她从教学目标、内容到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AI赋能教师在这一变革中的角色转变。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学习目标从知识层面转变为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等素养层面。从操作层面介绍了学习方式从“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学习内容从知识逻辑转变为问题解决逻辑,学习评价从指向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的具体实践做法。
《从脑洞大开到敏捷实践》 张未波
此外,江苏友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氦星人®️系列产品研发负责人张未波先生也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从脑洞大开到敏捷实践》的讲座,讲座以生成式AI技术发展为主线,从Word2Vec的词向量讲起,逐步展开Transformer、预训练模型和扩散模型的原理与应用。通过虚拟实验室演示,生动展示了AI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学习语义关联,并强调迭代、算力和收敛在技术演进中的关键作用。讲座不仅梳理了技术脉络,还结合敏捷开发理念,探讨了AI教育中计算思维和历史视角的培养方法。
活动意义深远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搭建起区域教育协作的桥梁。通过名师工作室的联动机制,活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AI应用范式。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推动课堂从“知识传递”向“思维培育”转型,为学生创造更具未来适应力的学习场域。
随着“智启2025”系列活动的持续深入,AI技术正逐步从教学辅助工具进化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引擎,一幅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智慧教育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