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段信息素养衔接》(第二期)线上说课(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感知体验

2022/5/16 20:51:24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巫雪琴

《跨学段信息素养衔接》(第二期)线上说课(小学、初中)

——人工智能——感知体验

新闻撰写: 说课老师         审阅:金婧       终审: 巫雪琴

      《跨学段信息素养衔接》系列研讨活动基于育“未来人”的教育理念,即育“有家国情怀、世界视野、未来胜任力”的人。站在全人的发展视角来审视中小学阶段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断层与外延式问题,依托高中新课标、以学科大概念为主线,梳理不同学段知识点,再针对相应知识点逆向梳理与修正不同学段相关专题的学习目标,每个主题通过线上说课、线下教学、专题研讨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进行改进,最终重构跨学段信息素养目标与评价体系,推动信息素养培养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活动的过程也是广大一线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快速提升的过程。

 

      202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把人工智能作为6大主线之一,81次提到人工智能,可见本专题重要性。巫雪琴名师工作室《跨学段信息素养衔接》活动,针对人工智能专题,在梳理高中、初中、小学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分成“感知体验”、“深入探究剖析”、“设计与应用”三个期开学研究,面向省内外老师发出“英雄帖”,第一期的线上说课在5月12号与13号举行,有23位老师参加。

 

高中

江苏淮安 邹正丽

江苏省金湖中学教师,教育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曾获得淮安市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淮安市优课评比一等奖等。

 

       课题 《探秘人工智能》

      本节课以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影响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索、体验、感知为抓手,用冬奥会中的人工智能导入课题,用钢琴曲《梦中的婚礼》拉开了人工智能的序幕。同学们用辨一辨、看一看、听一听等多种方式学习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分类和发展,通过小组合作体验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感知人工智能对我们社会的影响。

 

江苏镇江 张月

 

句容碧桂园学校信息教师

 

     本节课以《由人脸识别初探人工智能》为主题,通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探究来归纳总结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的分类,通过学生体验人脸识别来学习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增强求知探索意识,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人工智能。

 

江苏淮安 赵亮

 

通过对“探秘人工智能在冬奥会中的应用”这个项目的实施,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步与工作原理,通过无人驾驶自动运行的高铁、AI图像处理系统、AI手语主播、各种各样为冬奥会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利用百度AI开放平台识别校园中的各类植物,来体验人工智能、探究原理、揭秘人工智能、拓展应用人工智能,以便进一步对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建构知识体系。

 

江苏苏州 赵斌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教师,工程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获苏州市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苏州市高中信息技术基本功二等奖,太仓市评优课一等奖。

 

       本节课以《人工智能初体验》为主题,以资源展示、案例分析和体验为抓手,着重进行人工智能初体验,从感受体验中,敏锐察觉人工智能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应用,培养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展问题解决的思路,思考人工智能在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对社会的影响,辩证的看待智能化生活。

 

重庆明正华

明正华,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级教师,重庆市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说课题目《“编程与人工智能”大单元设计》

       通过开发“石头剪刀布游戏”项目,将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的第四、五、六章大部分内容串联起来,游戏从简单编程到人工智能的应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体验了用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了计算思维,逐渐形成学科大概念的架构

 

 

广西柳州 黄亚涛

柳州市第三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柳州市优秀教师,广西青少年科普优秀辅导员

 

        课题:《人工智能初步与美食》

        是一个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开创的深度融合项目式课程。课程以自创的《打破沙锅问到底》小组合作模式开展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从提出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问题,到探究查询问题的解释,同时把学习的过程制作成学习成果,还通过了解人工智能设计出一个自己想象的美食机器人作品。接着通过小组学习成果分享交流对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应用及其伦理道德达到更清晰的理解。最后通过自评和小组互评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升。

 

江苏徐州 陈思静

 

      课题:《人脸识别初体验》

      本节课通过播放微视频《Vivo手机宣传片》创设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设置3个活动分别是学生“画像”、在线AI平台“五官定位”、微视频《人脸识别过程与原理》层层递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感知人脸识别,并且了解人脸识别的过程与原理。

 

江苏徐州 张紫薇

 

       课题《体验语音识别》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感知和体验语音识别,通过体验语音识别、体验语音合成、分析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以及应用语音识别四个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教学平台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形式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小组合作制作AI虚拟主播等形式理解和感知语音识别,通过微信诈骗案例,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最后通过线上(自评和互评)线下(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3位教师,或基于课程融合,或以大单元架构,或从项目活动出发,为大家呈现了23份独特的设计思路,展示了对感知体验“人工智能”的不同理解。本期活动适逢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发布,以此为契机,将进一步提升老师们钻研课标、探讨教法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积极性,同时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引领信息技术教育走向“深度学习”。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