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哲学教育 追求卓越发展
——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哲学教育论坛在中华中学召开
为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哲学教育论坛” 于2022年11月3日(周四)下午在南京市中华中学举办。该论坛旨在深入开展中小学哲学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学生“增长哲学智慧,追求卓越发展”,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争做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基于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的哲学教育”主题论坛线下主会场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市高中政治陶德华名师工作室主办,并得到了南京市高中政治杨维风名师工作室、南京市高中政治李昱蓉名师工作室的支持和参与。来自三个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德育处主任濮阳康和、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校长王存贵、南京夫子庙小学副校长缪青和中华中学部分教师等60多位中小学思政课专家、领导和老师们参加了论坛。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建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汤建龙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做线上指导。论坛主持人由中华中学党委委员、中华中学浦口教育集团校长、陶德华工作室核心成员夏新峰担任。
夏新峰主持会议
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为论坛作了致辞。李书记首先对参会的各位专家教授、各校的领导、老师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习近平总书记自2019年在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至今年在党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我们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中华中学正以学校获批的江苏省哲学课程基地为载体,坚持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探索用哲学智慧促进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智慧前行,追求卓越,已经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期待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新的突破。他也预祝今天的哲学教育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李兵为论坛致辞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教授作了题为《以一体化建设理念深入推进哲学素质教育》的主旨报告。他首先强调了哲学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结合南京大学过去的教育实践谈了什么是哲学素质教育,以及怎么去理解哲学素质教育。此外,张亮教授还结合南京大学坚持了十多年的以“启智润心、哲以成人”为目标,建成新文科特色课程一套,着力培养新时代哲学拔尖人才的经验谈了怎么做哲学素质教育,尤其基础教育领域的哲学素质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去做的问题。最后,张亮教授作了表态性发言,提出南京大学将会从课程建设、读本建设、教师培训三方面为基础教育的哲学素质教育提供大力支持。
张亮作主旨报告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建教授的主题发言是《大学新生的哲学素养与中小学哲学教育》。陈教授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如何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解决衔接问题非常重要。在哲学教育方面,他提出不仅要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更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分享了自己在南京大学的思政课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组织学生分组调研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和建议,形成了100多份调研报告并提交到相关部门,促进了各部门改进管理和教学水平,从而增强了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同时,陈教授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具有较大差异,要因教育对象的不同开展适合的哲学教育活动,但无论是大中小学,最终的目的都是指向人、提升人的幸福感,从而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
陈建作主题发言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汤建龙教授作了《大中小学哲学教育及思政课建设一体化》的主题发言。汤教授从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素养、大学生哲学素养的现状及中小学的哲学教育、如何开展哲学教育及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三个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他强调了哲学教育的地位和定位,哲学是引导人关注生命、尊重自己的存在,理解人不仅要活着,更要找到应该如何活着的意义的重要学科,不仅现实需要哲学,时代的发展更需要哲学。就如何实现大中小学哲学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汤教授强调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更要在实践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强哲学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螺旋式上升;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实践上的一以贯之,坚持读原著、学原理、勤思考、重行动。
汤建龙作主题发言
作为本次论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高中政治陶德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陶德华作了《用哲学智慧促进学生幸福成长》的主题发言。陶老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做幸福的老师、幸福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当今社会日益发达,物质财财富不断丰富,但心灵荒芜、精神空虚的人数却有增长之势。职业倦怠等因素困扰阻碍着教师的持续发展,消极、抑郁、厌学甚至厌世等现象束缚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做提升人的幸福感的教育,加强哲学和心理学的教育,不仅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且帮助学生学习用科学的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调节情绪困扰、抚慰心灵创伤、解决思想困惑,理性思维,智慧学习,快乐生活,幸福生长。加强哲学教育,可以创新思政课程育人新方式、构建思政课与心育相互促进的育人新模式、开掘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新路径、探索在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系统开设哲学课程的新样态,促进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她向与会者分享了中华中学近几年来在哲学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123+N”,即构建了一个普通高中哲学教育优化育人效果的框架和一个“哲学12336”课程体系,申报并立项了两个有关哲学教育的省级研究课题,开展了哲学课程基地空间场馆建设、哲学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和哲学校本课程建设等三项建设,举办了“哲思阅读与影视赏析”、“青春哲学社”和“人人都是‘三新’背景下的网格教研格主”等N项哲学教育的相关活动,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普通高中“1+2=3”的哲学课程基地、哲学教育研究基地和哲学课程教师培训基地,以期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普通高中哲学教育的中华样态”,并推动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中华中学陶德华主任作主题发言
参加此次哲学教育论坛的其他专家和老师们也进行了自由发言。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校长王存贵提出哲学素质教育视域广、研究深、成果丰硕、效果好。他还提出哲学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知识面的传授,更多的是重视思维的引领。他认为哲学的关键要素是思考,而且要从哲学的功能和本源去思考,而现在中学哲学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目标单一和内容单一,这需要我们去做一些改变。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校长王存贵发言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副校长、南京市陶德华工作室核心成员纪立建老师提出哲学是高中思政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哲学教育必须同思政课指导思想一体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同时,他特别强调哲学教育不能等同于哲学教学,哲学教育应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他建议可以多开展一些哲学课例研究与展示活动,由大中小学老师分别展示同一主题的不同的教学设计、实施与交流和探讨,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副校长纪立建发言
南京夫子庙小学缪青副校长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多是非思政专业或其他学科兼职的问题,提出如何让小学思政课堂更具有严谨性的问题。她认为这需要教师多了解、多研究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及课例。此外,她提出小学生是最具幸福感、活力感的阶段,因此课堂的自由空间更大,应将优秀的校本资源引入课堂,如夫子庙小学的利用15分钟课程资源圈,将中华传统文化代表的孔子思想引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哲学教育;小学生的教育教学需要更具体和更具仪式感的活动,这种规则与自由实际上也是哲学思辨的体现,小学哲学教育的深入需要大中小学紧密联系,加强协作。
缪青发言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高中政治杨维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杨维风在线上全程参加了本次论坛。他发言表示这次论坛让他感受到大中小学在哲学素质教育方面的成果丰硕,中华中学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深入的探索,走在了前列,同时感谢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杨维风发言
南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组组长、南京市陶德华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中华中学庄晓卉老师在发言中谈了初中应该如何上好哲学素质教育课程的一些想法。首先,她对初中教材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自我发展等相关知识就属于认知哲学的范畴;友谊、亲情、爱情等相关知识属于伦理学范畴;社会、国家利益等相关知识就属于政治哲学范畴等等。其次,庄老师对初中教材中蕴含的哲学思维进行了梳理,很多知识点都属于哲学中的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或辩证性思维。因此,她提出初中思政课老师在讲到类似的内容时可以和高中、小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和衔接。
中华中学庄晓卉老师发言
中华中学附属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姚婷婷发言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课堂的一些现状,强调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和初一的道德与法治课进行衔接和协同。她认为要开展小学哲学教育、进一步提升小学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重点是要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走向专业化。
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姚婷婷老师发言
最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汤建龙教授作了总结发言。汤院长指出,本次论坛理念好、形式好、效果好。与会专家和教师代表的发言:情感真、理念真、认知真、热情高、目的性强、措施实、启发性强、水平高。
本次哲学教育论坛的召开也是中华中学在创新之路上的一次有益尝试,希望通过与在宁大中小学校的合作,积极发挥学校的江苏省哲学课程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推进中小学哲学教育的典型,跟上国内外中小学哲学教育的前沿,展现哲学智慧的强大功能,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实现价值,幸福一生。
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将不断贡献智慧、集聚力量,持续推进“基于大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哲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共同打造富有中华中学等学校特色的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南京样本”。
南京市高中政治陶德华名师工作室供稿
照片:左永军
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