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婵:与时俱进,让传统项目走下殿堂接地气

2018/1/31 14:54:2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教学课堂     发布人:付勇军

【案例背景】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一般以完成一件制作、从事一个任务、形成一样产品、以项目为载体的形式展开。而其中的大多数项目都与中国传统手工艺相关联,甚至就是传统手工艺作品制作。因此,在讲述此类课程时,老师多会引经溯古,将传统工艺讲得博大精深,好让学生产生崇拜、热爱之感。殊不知,这样的传统工艺如放在博物馆的高高在上古董,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容易产生疏离感。而我就在《中国传统工艺——印章的制作》这节课上,遇到了这样啼笑皆非的事情。

【案例描述】

教了将近十年的劳技课,《印章的制作》我少说也教了3轮,自从北京奥运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视频问世,这段视频仿佛成了专门为《印章的制作》拍摄的教学片,不仅讲了印章的历史和种类,更讲述了印章的用途和意义。每次播放这段视频,总能成功吸引到孩子们的注意,并让孩子们产生对中国印的喜爱与崇拜之情。

今年《印章的制作》课堂上,我也播放了这段视频作为课程导入,孩子们同样看得十分投入。之后我对视频的来历做了简短的介绍,然后,我问道:“同学们,你们看到的印章,一般盖在什么上面呢?”之前的学生因为看过视频,都会回答印章盖在书画作品上。但这次的答案却让我哭笑不得。

有学生答道:“证书上,证书上都要盖印章,否则是假的。”

“是吗?观察真仔细。有没有同学有其它答案呢?”我尽量往书画方面引。

“盖在奖状上,奖状上有印章。”

“非常好。证书和奖状上的印章都是一个用途,起到了权威认证的作用。那同学们在视频中看到的印章都盖在什么上面的呢?”我只能缩小范围,祈求“书画”这一答案快点出现,好让课程顺利往下进行。

“盖在纸上的!”不知道谁在下面喊了一声。

“哈哈……”全班哄堂大笑。

“我还看到盖在明信片上的!”

“数学老师给我们打分就是用的印章,老师你看!”

“我们楼道墙上全是印章!”……完全跑偏,还越来越乱。

最终,我只能停下来维持纪律,并自己说出了印章与书画的关系。

【案例反思】

1.经典案例可以一成不变的一直用下去吗?

课后,我陷入了沉思,是我的提问有问题吗?“印章一般盖在什么上面?”范围太大?可当我缩小范围,问道视频中的印章时,“书画”这一答案不应该脱口而出吗?但这帮00后不仅没有,反而越来越跳脱。说明这段视频根本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印象。怎么可能?这可是08年奥运会宣传片啊,这可是张艺谋大导演拍的啊!之前的学生看到这段视频都激动不已,甚至开心的谈论当年的奥运会。可现在怎么不行了呢?难道是我打开方式不对?

细细一算,原来本届初一是地地道道的00后,而且几乎全是02年左右的宝宝,08年奥运会时,他们最多才读一年级,对奥运会的印象都有限,更别说奥运会之前的宣传片啦。难怪视频开始出现龙纹印章时,不少人在下面惊呼“玉玺……玉玺……”,大概是这几年清宫电视剧太多,影响太深。原来如此!可即使没看过,对奥运会没有任何印象,但这段视频足以说清印章的发展及印章与书画的关系啊,为什么学生们就是答不到书画的点子上呢?

百思不得其解,我想到有学生讲数学老师打分用的印章。于是我找到了数学老师,一看,果然,数学老师用的卡通印章,有大拇指“你真棒”,还有拳头“加油,有进步”,还有哭脸“怎么啦”,好多种。于是,我吐槽道:“就是你们用这种东西,学生连传统书画章都不认识了,非说印章哪儿都可以盖,还能盖在数学练习册上!”

“他们讲的不对吗?谁见过书画上的印章啊?除了展览馆,电视上能见到,你家有啊?”

我顿时愣住了。是啊,虽说书画章是明清印的代表作,但现实生活中真的不多见,而《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视频只是抽象的表示了印章的发展及传承,毕竟它不是教科片。之前的学生可能因为奥运会的经历对视频的来历或多或少有些了解,所以能弄清视频中书画和印章的关系。可现在的学生呢?他们只是和奥运会打了个擦边球,身边更不可能有盖着印章的书画,因此,看不懂视频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了。这样想来,这些00后们也没说错,如今的印章在证书和奖状上是最常见的,除此之外,各个旅游景点也很常见,个性印章相当于旅行的邮戳盖在各种文艺范儿的明信片上。如果说之前运用奥运会宣传视频作为印章的制作这节课的导入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印章走上了代表了中国的神坛,那么今天,00后的学生则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他们更愿意找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这样的印章更加亲切,更加接地气。

2. 与时俱进,为经典加入一些生活气息。

是啊,虽然《中国印·舞动的中国》这段视频非常好,但它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而且它过于抽象,让人觉得如阳春白雪般地不易懂。更何况,任何教学都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注入新的能量。这些新的能量,最好是身边最常见的,能拉近学生与项目之间距离。特别是传统项目,更需要缩短时空感,让学生觉得它们离自己并不遥远,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

一番思索后豁然开朗,之后的班级,我调整了课程结构,在网络上找了很多旅游文艺印章,还拍了数学老师批改作业所用的印章的照片作为导入。学生们看到这些熟悉的印章,一下子就沸腾了,有的还激动的拿出了作业本上的印章进行展示。之后,大家讨论了印章的用途,还批判了盖在墙上的印章广告。当然,本次印章雕刻的内容不单单只是文字了,还有或卡通或文艺的图片。在刻完橡皮印章后,我还是放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视频作为拓展,让学生们了解印章高大上的另一面。

和《印章的制作》类似的传统项目还很多,如《花灯的制作》,《漏窗窗花制作》等。制作这些项目的时候,我们是否总是过于强调传统,而忽视了这些传统原本就亲民的一面了?每年夫子庙不都有喜羊羊的花灯吗?而卡通的窗花,人像剪影则更加常见。其实,传统工艺制作一直在与时俱进,我们不必刻意去寻找,只需留心观察,它便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南京这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活动给出答案!

    如何破解孩子们怕写作文的难题?如何让孩子们会写爱写作文?5月28日上午,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童漫作文研究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活动给出答案!此次活动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教育集团协办,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承办…

    2024/5/29 17:36:31
  • 科学幼小衔接 赋能入学适应——南京市邱向琴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

    五月,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月份,正如我们教育工作一样,始终洋溢着热情与希望。2024年5月23日上午,南京市邱向琴名师工作室与南京市巫新秋名师工作室在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和路分校举行了“科学幼小衔接 赋能入学适应”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同课异构 彰显新意 巫特工作室成员…

    2024/5/24 9:24:34
  • 研思前行,赋能成长 ——南京市邱向琴名师工作活动报道

    为进一步促进优秀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与优秀教育经验交流,落实和践行《指南》精神,深化幼儿园领域教学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南京市市邱向琴名师工作室及江宁区学前教育(张德萍)省乡村教师培育站、江宁区王辉名师工作室、江宁区薛静名师工作室全体成…

    2024/5/20 9:00:44
  • 美术研讨凝智慧 共促美育新篇章—南京市邱向琴名师工作室专题教研活动报道

    一、春日聚首话美育在这个明媚的春日,我们以教育为舟,在研修的航道上共同前行,驶向知识的海洋,探索艺术的无穷魅力。为进一步落实和践行《指南》精神,深化幼儿园艺术(美术)领域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2024年4月28日,南京市邱向琴名师工作室开展…

    2024/4/29 14:37:56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