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工作室“乐”读】书香致远,“乐”读有你:共读共思②

2023/10/25 10:22:20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成果展示     发布人:何伟

【何伟工作室“乐”读】书香致远,“乐”读有你:共读共思

 

亲爱的老师,您好!

何伟名师工作室“书香致远,‘乐’读有你”的读书活动即将告一段落。回顾一个多月《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问答与案例》的共读与分享,工作室的老师们也有颇多感想和思考。期待大家能继续坚持,让阅读成为习惯,博览群书,丰实自我、丰厚课堂。

白皓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共读活动中,情境创设与学习的积极作用让我感触很深刻,实践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三年级“诗韵悠悠”的单元学习,我将欣赏古诗词作为脚手架,结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在诗词中确立“我是大诗人”的角色扮演。以诵诗、吟诗、唱诗“画”诗,领略诗歌的音乐韵味。通过律动做出诗人大家风范,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诗歌题材的特点,做好情绪体验的铺垫。由此,学生在歌曲学唱时能自然地将旋律线和诗词联系起来,以诗歌韵味解决难点。最后在表演环节,学生能够将诗词中的情境表现出来,感受到了诗歌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贯穿学习目标。后面,我还要更加关注以形成性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参与真实情境的共同创设,让深度思维持续而有力地生发。

周晓燕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共读的活动中,我愈发感受到“真”问题的重要性。在开展大单元教学中要梳理出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持久性的“真”问题,它能够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习得素养和整体发展。例如我将初中音乐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西北民歌作品进行重新整合,组成了新单元《西北放歌》。课堂一开始,首先请学生聆听两首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你认为这两首作品有何“同”,有何“不同”?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它们都是山歌,且属于西北地区,音乐风格不同。于是,我趁热打铁接着问,哪些音乐要素、唱法或歌词展现了“花儿”与“信天游”的不同风格?西北民歌风格与当地的文化语境有何联系?尔后学生在唱、念、画、比、思等音乐活动中饶有兴趣地展开进一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亲身参与了对比感受“花儿”和“信天游”的不同风格特点,明晰了其音乐风格与所依存的西北文化土壤息息相关。可见,基本问题能触发兴趣、激扬情感和迸发思维,西北音乐的种子已悄然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

邓嘉雯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单元教学”逐渐进入音乐教学视野,在阅读活动中仿佛“盲人摸象”般模糊的概念,通过系列阅读活动也渐渐有些清晰。大单元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对于自然单元的学习是按照课时开展的,“一课一曲”以人文方式串联的音乐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连贯,知识结构也相对会被割裂。通过阅读本书第四问“大单元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变了吗?”我们了解到“大单元教学”可以将教材及教学资源进行深度理解、重新规划、重组建构,形成适应学生学习需求与素养发展的“学材”。比如书上以“江苏民歌”为例,将四年级的《拔根芦柴花》、六年级的《姑苏风光》等歌曲突破自然单元实现主题重组,让学生从课时的“过程”体验中积累对江苏民歌的“概念”性理解,让学生有了更连贯、深刻的了解。  

郭红霞  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我在教学一年级《劳动最光荣》单元时,通过学习与劳动有关的歌曲,体会劳动的重要性,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先从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开始再到创编《钉扣子》。先认识我们的双手,知道它可以创造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再学唱《快乐的小木匠》《小鞋匠》,欣赏《铁匠波尔卡》,认识各种职业的劳动人民,他们通过双手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东西,如桌子、椅子等,以及鞋子,还有我们平时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各种职业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所需。最后再回到学唱《勤快人与懒惰人》,通过对比发现,我们要做一个辛勤劳动的勤快人,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把劳动育人深入到学生的心里,以《劳动最光荣》的学唱结束本单元的学习,从而进一步升华劳动育人。给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与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呼应。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由音乐的递进,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进而意识到今天我们美好的生活劳动是分不开的,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这样美好幸福的生活。以到劳动育人的目标!

刘培荣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

    在共读的活动中,我开始积极地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研究性反思。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真实情境建构对学生知识迁移的巨大益处。比如在四年级的丰收之歌单元中,我借助《打麦号子》这首歌曲,依然坚持真实情境建构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深度理解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问题链”贯穿课堂。同时,我鼓励学生运用身体语言来模仿农民的动作,例如用虚拟的连枷打麦,或者像扔麦穗一样的动作,以此来表达歌曲中的工作场景。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专注力。最后,我会继续关注形成性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让学生们对汉族民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陈玉媛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阅读书籍的同时,结合了平时的课堂进行思考,我感受到让学习内容串成串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在三年级“星星点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变奏曲的学习中,我将“怎样创作变奏曲”作为学时关键问题,在满天繁星的情境建构下,引导学生律动一年级歌曲《闪烁的小星》,回顾与《闪烁的小星》有相似旋律的歌曲,由此学生可以熟悉本节课的主题旋律,更好地体会变奏部分与主题部分的区别。教师带领学生用律动、演唱、编创、冥想等方式,感受变奏方式,体会乐曲情绪。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任务单的讨论学习后,解决本课时关键问题,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编变奏曲,发展概念性理解,涵育核心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渗透教材,依据单元基本问题与学时关键问题,串联单元、学时内容,实现音乐课学习内容的有序衔接,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陈卢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共读的活动中,我开始结合单元性任务尝试进行大单元教学的研究性设计。我愈发感受到表现性任务的建构对于单元教学的重要性,“以始为终”的单元性任务对于学生学习迁移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在三年级“诗韵悠悠”单元学习中,我将本单元的表现性任务定为:我是“经典传唱人”。单元任务要点1 :能演唱古诗词歌曲、准确表现意境与情感;单元任务要点2:运用打击乐器、声势律动等多种表演形式进行古诗词歌曲的演绎;单元任务要点3:依据感受古诗词声律与音乐韵律的内在关系进行合作性表演;单元任务四:基于古诗词的意境,立足音乐要素,尝试简单的古诗歌曲的创编。在单元表现性任务的驱动下,我将单元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整合,第一学时:唱《游子吟》、赏《读唐诗》;第二学时:唱《村居》、赏《春晓》;第三学时:唱《小儿垂钓》、诵《长歌行》;第四学时唱《忆江南》、创《静夜思》。目前单元表现性任务对单元教学有了指向性的布局,对学生知识迁移有一定促进作用。日后,我将继续深入开展关于单元性任务的研究,把所学理论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章晨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情境的创设是一节课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上课环节之一。合理而适切的情境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和研究。在本书“江苏民歌寻乐之旅”单元教学中,作者曾经出示过两种情境的对比,即真实情境和传统情境的对比。不同的方式形成的对比中,我感受到了真实情境的创设是适应学生发展的,顺应课堂走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对此印象深刻。在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开始尝试使用真实情境的创设,并且结合单元中的大概念进行学时与学时之间的联合的、有效的情境创设。不断思考,反复琢磨,结合学生学情创设情境,从课堂开始就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有效情境,进而提高整节课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金钰铭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共读的活动中,我结合教学实践,我发现音乐学科的大单元教学对于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也在如何进行跨学科学习上给了我很多启发性建议。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劳动奏鸣曲》内的劳动歌曲,我尝试了一次音乐与劳动的跨学科探究。结合二年级下册“劳动最光荣”这一单元的学习,在学会演唱《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这首歌曲后,便在课上抛出问题,请学生课后回去思考:“我的这双万能手还能做哪些劳动?”并且展示学习项目单,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体验项目。涉及劳动题材的歌曲体验项目包括:《铁匠波尔卡》《快乐的小木匠》《勤快人和懒惰人》《三只小猪》。之后节课请四个小组分别当“小先生”介绍他们眼中的劳动项目,并进行歌表演。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歌曲,节省课堂中熟悉歌曲环节的时间,又能更多的关注歌曲所蕴含的劳动意义。老师不再是一味的把知识“喂”给学生,学生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体会到劳动后收获的自豪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激发起学生对音乐作品欣赏的兴趣和学习内动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和拓展音乐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助推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亲爱的老师,明天我们会继续分享老师们“乐”读与实践的感悟,期待与您再次相约。谢谢!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