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阅读教学实践路径,推动省前瞻性项目《开发“小创造力”: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育人新探索》的纵深发展,3月20日,南京市初中语文(赵富良)名师工作室成员与秦淮区七年级语文教师齐聚南京市第三中学,开展语文新教材研修活动,在和煦的春光中共话阅读教学新样态。
南京三中的唐欣蕾老师率先带来《骆驼祥子》阅读指导课,她以“1936年北平社会调查局”为背景,创设“新闻记者调查人力车夫生存现状”情境任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剖析祥子“三起三落”心理变化、模拟采访虎妞等关键人物、绘制祥子活动轨迹地图、撰写新闻评论《车轮下的呐喊》五大活动,引导学生化身社会观察员,深入探究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课堂将名著阅读体验与探究社会问题相结合,在读与写的深度融合中引导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小创造力”,实现文学素养与社会思考的双重提升。
来自福州市第十四中学的王莉老师执教《山地回忆》一课,她紧贴新时代的脉搏,创设了“制作抗战胜利80周年英雄纪念册”的情境,以“妞儿”为核心,在“简介介绍—配图选择—评价语写作”三阶任务中,精准捕捉抗战背景下平凡人物的精神力量。王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中抽丝剥茧,从人物直率性格与军民鱼水情中挖掘人性光辉,实现抗战精神与当代价值的深度对话。整堂课以文本为舟、以情境为桨,在理性分析与感性共鸣的交织中,既彰显了革命文学的温度,更彰显了语文课堂培根铸魂的育人力量。
在专家点评环节,来自南京市将军山中学的正高级教师秦峰老师高度赞扬了两节课的“创造力”,认为两位老师在教学活动的创设中都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突显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在深入文本的同时,将“听、说、读、写、思”相结合,实现语文学科育人的功能。
工作室主持人赵富良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青年教师要“找到你自己,上出你自己”,要以理论指引课堂实践,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范式。谆谆寄语,殷殷期盼,为青年教师们指引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