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备课培训感悟

2020/9/16 9:53:08 0人评论 632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马黎

  在职业生涯的第二年开始之际,能够参加马黎老师主讲的培训活动,我感到十分幸运,感受颇深。我重新拿起大学时上教学法课购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里面的一些内容曾经背过考过,走马观花地读过,但工作一年来却完全舍弃。培训让我意识到理论知识上的荒芜导致的实践中教学设计的死板,使我在第二学期的教学毫无进步。我决心多读点书,以研究的态度把课本和学生当做研究对象去重新备课。

  本次培训聚焦“教学目标制定”和“教材语篇解读”,马老师首先详细讲解了教学目标的定义、功能、性质等。其中的测量功能是我在教学中不曾使用的。而正因为我对教学结果缺乏量化测评,所以很少反思自己的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质量。在以后的备课中,我应制定好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或课后的测量手段,这样才能收到及时反馈,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

  接下来讲到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其一是学情分析。回顾昨天年级组备课时,学情分析过于简单,我们直接将学生的前置性知识分析描述为“已掌握:描述外貌的词”,这种笼统而不准确的表述不利于我们备课上课,平时的备课中更需要准确,最好精确到单词。对学习需要分析中应该深入贯彻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目标既包括大部分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也包括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跳一跳目标”——这在我们的备课中应该更多体现。

  马老师强调教学目标的“适切性”让我很受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备课时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两则案例中,同样是Reading II的教学,普通学校和南外的老师就制定了完全不同的目标:对基础语言知识的侧重是普通中学的教学重点;而南外的教师就非常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补充了国外的报纸阅读素材,并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评一体化”是对我而言全新的概念,即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匹配性。第一次接触,所以设计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很好得匹配目标。在张敏老师指导下,我们组对原来的活动设计进行不断修改,最后大致可以匹配了,我感到了一种强迫症的满足感。当然,教学活动可以做得更好,在接下来的单元和课时里,我会继续努力。

  当马老师讲到语篇解读时,我发现这是我知识体系的漏洞:大学的英语课程中并没有关于语篇的课程,语用的学习也只是语言学课程中的一小部分。但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思想地位很高,所以我计划在暑假的剩余时间里补充阅读语篇的相关书籍,补充知识漏洞。

  活动的最后,马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的备课要重视效果,关于核心素养的备课也需要通过上课来实现其价值,而测试评价将反应我们备课和上课效果。我希望我通过对下学期的精心备课,教学水平能够得到进步,学生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附件下载

相关资讯

  • 智启2025:AI赋能教学模式变革系列活动(南京站)

    智启2025:AI赋能教学模式变革系列活动(南京站)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3 月 24 日至 25 日,“智启 2025:AI 赋能教学模式变革系列活动(南京站)”在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平和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多个名…

    2025/4/7 10:36:52
  • 宁宁德育思享汇 ǀ 温暖陪伴 携手育德

    2025年4月3日,“宁宁联合德育名师工作室”(南京市罗京宁德育名师工作室、西宁市李永清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一场推进“陪伴教育”行动,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育人能力的线上研讨活动。这缘于2月27日南京市杨静平、罗京宁两个德育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了“陪伴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

    2025/4/6 12:12:01
  • 宁宁德育思享汇 ǀ 温暖陪伴 携手育德

    2025年4月3日,“宁宁联合德育名师工作室”(南京市罗京宁德育名师工作室、西宁市李永清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一场推进“陪伴教育”行动,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育人能力的线上研讨活动。这缘于2月27日南京市杨静平、罗京宁两个德育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了“陪伴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

    2025/4/6 12:12:00
  • 走进特教课堂,共促教师成长 ——栖霞区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学习活动

    2025年4月2日,栖霞中心小学王海燕工作室与栖霞区特殊教育学校携手开展了一场充满意义与收获的参观学习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栖霞区特殊教育学校汤一梅校长、栖霞中心小学王海燕书记、陈刚副校长、周克林副校长、于有珍副校长以及栖霞特殊学校全体教师、王海燕工作室成员、栖…

    2025/4/3 16:12:49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