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代教育心理学》有感
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 张伟
今年初,有幸参与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巫雪晴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巫特组织的好书共读活动的第一本书便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主编为陈琦和刘儒德。在随后的几期线上读书活动中,跟随多位有见解有思想的省内各地名师的领读,我也粗略的翻看了本书中大部分内容。尽管有名师引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仍旧遇到不少困难主要一是书太厚,无法静下心来细致深入的读,二是专业性比较强,有些理论平时教学实践中较少设计到,并不是特别好理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需要加强自我的监督,不是凭兴趣而是靠任务驱动。下面从教学实践出发,挑学习过程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最近发展区”内容与大家分享。
就“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的理解。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他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联系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我们通常采用的学习任务单,学习微视频等方式就是这一理论的实际运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突破知识难点,逾越当下学习困境,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除此以外,书中指出教师要组织安排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同伴的指导是促进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的有效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经常会采用的项目化教学便是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以项目为主线,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明确分工,紧密合作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互相促进。
在阅读《当代教育心理学》时,通常会就一些理论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去理解及反思,发现多读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教学,尤其在处理一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做到有据可依。因此,像《当代教育心理学》这样的书籍值得一读再读。多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会对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