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相伴,人间有味是清欢

2017/6/13 18:15:5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课题研究     发布人:张齐华

经典值得回味,精彩未完待续,6月12日下午,张齐华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再次聚集在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二楼会议室,开展第二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经典课例解析》的系列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首先发言的是锁金一小的姚晶晶老师,姚老师由数学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的精彩课例《隔位退位减》说开去,谈了她关于“点击运算能力、链接思维能量”的主题思考。周特的这节计算课,在比较鉴别中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明理通法中强化思维操作,在策略优化中拓展思维能力,在数字游戏中提升思维品质。工作室的其他成员,虽没能亲临课堂观摩学习,却在姚老师生动地介绍中也有幸跟着聆听了大师的课堂,感悟到算理、算法、策略三者之间的深层联系。


    力学小学的帅莉老师,以自己设计的成功案例《分数的意义》为例,谈了她对《遵循认知规律,优化建模学习》的尝试与思考,帅老师认为分数这个模型的形成和建立,应以学生的感知和表象为起点,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念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掌握分数的本质。同时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不断抽象分数意义的过程,在操作、体验、对比、感悟中建构分数的模型。同校的张云老师也对这一课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之后张老师也带来了自己的课例《乘法分配律》与大家分享,更是引发了我们工作室成员对于模型思想、几何直观等核心概念的思考与辩论,将本次的研讨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银城小学的周姝老师选取的课例很特别,她结合本校自主开发的一节以《椅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阐述了她对应用意识的理解,让我们共同见证她是如何跨界重整,设计出一节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实践课,她围绕“设计舒适的椅子”这个大问题,联系生活实际选取数学视角,再放手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周老师的这节课,一下子戳中了工作室成员的话题点,大伙儿认为这节课极具生长性,可以从不同层面、在不同年级、选择不同视角开发出系列的“椅子课”,由单个独立数学实践活动走向数学主题拓展教学。


    鼓楼一中心的诸锦娟老师用她那动听的声线娓娓道来,与我们一起品读经典课例——吴正宪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引领我们一起领悟符号意识培养之精髓。诸老师告诉我们,“符号意识”不同于原来的“符号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联系生活启发认知,探究方法习得策略,结合训练深化整体认知。同时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数学素养得以提升。


    老师们的一个个精彩课例解析,引发了工作室其他成员一次次的共鸣,触发了大家的深度思考,工作室其他成员不时地提问、发表想法,再加上张齐华老师适时地介入,或追问、或讲解、或点评,让整个研讨活动都处在一种多维互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研讨热烈到每个人都忘记了时间。


最后张齐华老师对这次研讨活动的效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无论是几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经典的案例,还是他们对案例进行的精准解读,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更加期待后续的活动!

古时,当苏轼与朋友在山间吃着野菜、喝着小酒,便不禁赞叹道“人间有味是清欢”;今日,当我们与经典相伴、与朋友相约畅谈、还有名师在一旁点拨引领,这样简单、平淡的幸福,让我们收获满满,也让我们也不由感慨“人间有味是清欢”!(马丽丽)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