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雪琴名师工作室公益云讲堂》第43期 ——数字素养:评价与培育

2022/5/7 16:45:5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巫雪琴

新闻撰写:金婧                    终审:巫雪琴  

       《巫雪琴名师工作室公益云讲堂》,针对一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采用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等方式,策划了《名师指路》、《研·说》、《一技之师》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名师指路》系列中设置了《基本功》、《教育科研》、《专委说教育》、《创新教育》等专题。

 

        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专家组织。配合、协助教育部围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开展专业性工作。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成员由来自高校与一线的25位专家组成。为了进一步指导基层按照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落实国家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在技术专委会的指导与支持下,工作室开辟了专委说教育专栏,为专委会提供与一线深入交流的平台与抓手。

 

        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性质全新定位,从“信息技术”调整为“信息科技”,指向“国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异同在哪里,在操作层面如何培养、如何评价?巫雪琴名师工作室特别邀请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吴砥教授,于2022年5月6日晚上7:30至9:00,开设名为《数字素养:评价与培育》的专题讲座。

 

        吴砥教授聚焦数字素养,分别从其“价值定位”、“内涵分析”、“评价研究”、“提升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他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的发布为引,结合国内外的技术环境发展现状,强调了数字素养提升的必要性。一是数字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二是国家数字化转型对教育升级的必然要求,三是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迫切需求,四是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要求。因此,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的培育,信息科技课程责无旁贷。吴教授认为,学生的数字素养的培育不能仅靠信息科技课程,它还有很多很多关联课程,以及学生的社会活动等等。

 

         那么,数字素养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吴教授从概念的提出娓娓道来,通过文献检索、问路等典型生活情境中方式方法工具的变化展示了“数字素养”内涵的演进轨迹,认为数字素养的概念及内涵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延伸,在智能时代表现为更强调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信息社会责任的综合素养。他对数字素养不同层面的典型内容进行举例,阐明教师的数字素养的关注重点在不停地变化,从了解技术、使用技术,到能够应用技术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再到运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紧接着,吴教授介绍了教师数字素养的评价研究,从公民身份、教学场景和教师发展三个视角出发对数字素养进行内涵界定和指标设计。在此基础上,举例说明采用过程化测评与传统测试方法结合的评价方法,如问卷、访谈等,尽可能减少对教师的打扰。通过对我国师生数字素养水平发展现状的分享,吴教授提出了八方面的提升建议,包括夯实信息知识基础、提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评价方法、综合测评工具、跟踪评价反馈、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跨学科融合。

 

       讲座最后,吴教授与听会者积极互动交流,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讲座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收获颇多。

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数字素养是师生共同需要具备的时代能力吴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有国之教育大计,有调研反馈之实情,有广度有深度有厚度,激励广大一线教师关注数字素养,努力成长为面向未来的新教师。

专家介绍:

       吴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专家工作组副组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