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琳名师工作室开展课例研究

2023/4/26 15:11:19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最新动态     发布人:刘美琳

    2023年3月8日上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行至厅内,南京师范大学许立新教授携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的研究生们与刘美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一次友好交流。由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王心颖、沈文洁两位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并进行研究。本次上课的内容均来自阳光英语分级阅读中的书目。


    王老师所授教材为《The mysterious Yeti》,本书为科普类文章,共六个章节。描述了在喜马拉雅山区夏尔巴人(Sherpa)中广泛流传的关于一种多毛,形如人类的生物:雪人。王老师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设计了3项活动。第一项为细节信息的捕捉与归纳,让学生自助讨论在文章中找出雪人的相关信息。由于本文在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雪人是否存在的问题,并在前面5章中有很多信息,为了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二项活动设计为线索的梳理和判断,线索和证据是否能够佐证雪人的存在。第三项活动设计目的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行主题意义的升华。雪人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欲。


    沈文洁老师执教的He ran because he loved to run《因爱而跑》讲述了一名马拉松长跑冠军Kipsang的故事。基于学情,沈文洁老师将本课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活动。课前,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并尝试呈现本书部分信息的思维导图。课中,设计了视频导入、信息概括、观点分享和创意写作四个教学环节。在后两个环节,将Kipsang的成功故事和学生生活建立关联,分组合作创编自己的成功经历。课后,小组合作完善自己的故事撰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沈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问题链”驱动,引领学生探究主题意义。本节课的四个教学环节是由浅入深的问题联接,教师示范如何概括信息,之后抛出3个问题,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梳理本书脉络;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主题意义;分组讨论,班级分享观点。问题设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了文本内容的疏理和评判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知识、探究主题意义。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所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课例展示之后,研究生同学们也随机挑选了几位同学进行访谈,对本节课存在的长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享,学生普遍认为本节课中有充分的机会能够进行表达,也表示希望能够减少前面细节处理的部分,将时间和机会留给后面的活动和思考。

    在3月8号第一次授课结束后,两位老师都根据修改建议对课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在3月10日进行了录课,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