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学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南京市小学语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三周教研活动于2024年11月28日上午在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活动由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江宁科学园小学和南京市小学语文吴勇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主题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习作单元学习活动进阶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小语教研员、特级教师倪鸣,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语教研员梁俊老师,江宁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特级教师吴勇老师以及南京市其他各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吴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江宁区第二届习作骨干班全体学员共25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江宁区习作骨干班学员、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的张超老师和五8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带来课例《太阳》。张老师从学生的习作片段分析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从中总结出了说明文的要求,即“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接着张老师出示学习任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并通过选择结构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张老师用两个问题引领着孩子们思考:你已经想到作者会从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你没想到作者会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学生在问题引领下找出文中的说明方法。最后由“独自学”走向“小组学”,从知道说明方法进阶到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紧接着是由南京市百家湖小学的尚卉老师和五4班的孩子们带来的《介绍一种事物》习作指导课。尚老师的课开门见山,出示事物的多种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筛选要写的内容。在任务“捕捉特点,排列有序”中,尚老师通过三个问题:你介绍的事物是什么?抓住了事物的哪些方面?你打算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帮助学生梳理习作的思路。那么怎样写清楚呢?在这里尚老师安排了“步骤有序,操作清楚”的学习任务,借助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和关键词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纲要。通过《镜箱豆腐》习作片段的分析,体会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妙用。习作课离不开写作实践,在“方法恰当”的提前下,尚老师给孩子们八分钟时间“完善习作”,并在学生习作展示评析中,再次巩固习作方法。
接下来由吴勇名师工作室成员、南京市上元小学辛雅老师和五1班的孩子们带来《介绍一种事物》习作讲评课。辛老师借助三张习作量表,让学生在三评三改中实现习作能力的进阶。首先,辛老师对照第一张量表,让学生从自评篇章完成度到自评要素达成度。然后,辛老师出示第二张量表,让学生从自评要素达成度到完善语言的品质。接着,辛老师出示第三张量表,学生写作视角由零散到整合的进阶。三张习作量表层层递进,犹如三个有力的支架,强有力地加深了孩子们对习作要点的认识,让孩子们有标准可评。学生在课堂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为接下来有效交流沟通打下了基础。
最后,吴勇名师工作室成员、南京市将军山小学的谷民发老师带来讲座——《习作单元写作学习活动进阶的教学样本》。谷老师从“课程标准中的进阶”“教材内容中的进阶”“学习活动中的进阶”“写作能力中的进阶”四个方面,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三节课的内容,让在场老师既收获了知识,又习得了理论。
活动的压轴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倪鸣特级、南京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梁俊老师对活动的点评指导。倪老师指出习作单元要有四观,即以终为始的整体观、指向表达的阅读观、基于需要的学材观、自我监控的过程观;梁老师倡导“设计富有内在逻辑的语文实践活动”,建议老师们参透教学本质,在教学中“守正创新”。专家们指导精准、深入浅出,好似拨云见日,让我们对如何高效地进行习作单元的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不一样的思路。相信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我们都能汲他人之所长,成为眼中有光、脚下有印的小语人,奔赴山海,行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