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教材 落实核心素养
——南京市初中物理卢义刚名师工作室主题教研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
《指向思维生长的初中物理统整性教学的行动研究》推进展示活动
2025年2月21日,南京市六合区初中物理教师齐聚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录播教室,以“学习新教材 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内容扎实、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六合区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教师、区中心组成员、南京市卢义刚名师工作室成员及龙湖分校九年级物理教师参与,旨在通过示范课展示、集体备课研讨与工作交流,深化新教材应用实践,推动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地。
活动以金陵中学龙湖分校苏冬梅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密度知识的应用》拉开序幕。苏冬梅老师紧扣新教材要求,以阳山碑材为切入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与数据分析,理解密度概念的实际应用。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在观察、推理与归纳中实现思维进阶,充分展现了“学为中心,促进思维进阶”理念,学生情绪高涨,互动积极。课后2024年新工作的职初教师六高附中陈燕老师和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杨琪嵩老师分别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他们表示,本节课能够围绕目标开展,充分以石块为抓手,借助如何测量阳山碑材的质量引入讨论,引入到要测小石块的密度,自然衔接讨论到如何测大石块的密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设计实验测石块体积时,由简到难,由排水法测体积到等效替代法测体积,用水的体积等效替代石块的体积,过渡自然,符合学生认知逻辑。此外在课后研讨环节中大家表示,苏冬梅老师能够注重课堂生成,教学时能够不强制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的方案走,而是注重引导,由学生设计方案,引导改进方案,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然后,六合区新篁学校杨金超老师针对《第七章力导学案修订建议》进行主题分享,依次从“目标与重难点修正与完善”、“学习过程的逻辑梳理与认知提升”、“习题的继承与优化”三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交流。学习过程的逻辑梳理能助力学生认知提升。以讲解弹力为例,可先通过生活中弹簧的形变引入,再探究其产生原因,最后分析不同场景下弹力的变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理解。保留经典基础题,同时优化拓展题,结合生活实例,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就是要修订导学案时注重从目标、过程、习题多方面着手,以清晰的逻辑、合理的梯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让教学效果更显著,为学生的学习之路助力。
龙池中学尹克荣老师则围绕《第八章力与运动导学案修订建议》展开,他指出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从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出发,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教学内容,确保其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遵循从基础到提升的原则至关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只有打牢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当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后,再逐步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提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六合区物理研训员江厚林老师先是就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做出阐述,接着围绕“聚焦核心素养”、“数智教育”、“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交流。江厚林老师认为:聚焦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本质回归。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如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在教学中,需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这些素养。数智教育的兴起,为教育带来新机遇,利用AI,deepseek等技术,能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数智教育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践行,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最后,六合区物理教研员吴长标老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展示、协作研讨,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新教材的实践探索与导学案的优化建议,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思路。未来,六合区初中物理教师将继续以“思维进阶”为目标,统整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让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