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馆校合作研学课程实验班开展了“六朝风物”博物馆课程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是由六朝博物馆志愿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唐隽菁老师开发的,她带领同学们一起探寻“为啥这个碗倒扣着?"
唐老师先展示了一幅图,让我们猜这是什么。我们一看知:”碗。“可是,让我们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个碗是倒着的?上面是什么?“老师说:”第一个问题是最重要的。等到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老师告诉我们:”它是碗,但是在它的名字中都没有碗这个字,前面有同学发现它是放在地上的。“通过一段视频介绍,我明白了:这是用来压席子4个角的,它叫席镇。现在我们练习书法时,用来压住宣纸的物件,叫镇纸。他们俩的作用差不多。(祝婧蕙)
古人总是席地而坐,无论是帝王将相之间讨论国家大事,还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起居,都是坐在地上或者跪在地上。到了秦末汉初,人们就在地上铺东西。帝王将相和皇亲贵族会用丝绸制作一个垫子,普通老百姓就铺席子。不过席子不仅容易卷边,起身时还会移动,于是就有了席镇。《论语》中有句话:“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就是说,席子如果不摆正,就不能坐。可以看出,古时候人们是很重视礼仪的。(韩梓琦)
从胡床到桌子椅子,至少要到唐宋。(陈亿涵)
席镇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一直存在。它的用途是将古人铺在地上的席子压正。因为古人讲究礼法。(许业成)
席镇是一件文化瑰宝。《论语》中说:“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可见,席子对于文化礼仪多么重要!席镇的真正作用是用来把席子的四角压平的,并不是用来坐的。(朱宇涵)
为了压住席子,席镇是有一定分量的。席镇到了汉代后,变得各式各样,心灵手巧的工匠们把席镇加工成动物等可爱的模样,既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又有实用性。希望有一天可以去六朝博物馆亲眼看看神秘又历史悠久的席镇。(任伊然)
镇,镇压之物。我们今天看到的六朝博物馆中的席镇是一个倒过来的碗。其实,席镇的样貌很多,有动物的和人的造型,制作工艺也各种各样,是一种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的物件。在古代,席镇还能看主人的地位。(尹誉涵)
席镇是一种古代用来压席子的物件,和镇纸的作用差不多。席镇在秦代以前外形比较单一,到了汉代及以后,形状和工艺越来越精致,有动物形状的、人形的,有石制的、铁的、铜的,还有金的。古人用智慧将席镇做得既实用又有装饰性,可真了不起!(王佳懿)
龙形席镇只有当朝皇帝可以用,平民老百姓用的席镇形态各式各样,制作非常精美,我看了之后,忍不住敬佩起古人的智慧。(肖雅男)
因为之前唐老师让我们研究过给文物命名的规律,所以,今天看到各种席镇,我们通过名称就能知道这些席镇的材料、工艺、形状和作用。比如,“明和田玉龟形席镇”一看便知,这个席镇出自明代,材质是和田玉,形状是一头乌龟。(郭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