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学课程纲要

2015/11/16 11:01:05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师生互动     发布人:

                 《智慧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一、 前言

《智慧数学》是陶冶数学素养、实施智慧教育的阵地,是以培养学生数学眼光、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校本化课程。本课程紧扣国家课程,适时对国家数学课程进行课内深度的拓展和课外广泛的应用,起着补充、完善、拓展、延伸的作用,和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智慧数学》能帮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世界里遨游、探索,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学习乐趣、养成科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增长学习智慧,从而造就智慧的人生。

二、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智慧数学》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创造等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数学活动氛围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感受求知的快乐,真正学会学习。通过倾听生活中的数学故事和观赏生活中的数学美,感受数学中的智慧价值和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身体验数学游戏、动手操作数学实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达成数学的核心素养。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课程内容紧扣阶段性课堂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是“听数学”,更是“论数学”、“品数学”、 “做数学”、“用数学”。以生活中的智慧小故事为载体在“论”中“悟”;以数学和生活中的美为载体在“品”中“赏”;以做数学实验、玩游戏为载体在“做”中“思”;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在“用”中“学”。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力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感悟数学的真谛,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上述课程目标和初中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内容1. 生活中的智慧小故事

通过“棋类与数学”、“体育中的数学”、“烤面包的时间”等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在倾听、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中蕴含的智慧,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内容2. 欣赏数学中奇妙的美

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和理解数学中蕴含的各种美,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

美的世界,提高审美的情趣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1)   和谐美

通过“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数与形的和谐”等进行数学和谐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和谐统一无处不在。

(2) 对称美

通过“观赏中国的园林建筑、精美的艺术品及徽标设计”让学生意识到很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都源于数学的对称美;通过探究“杨辉三角形”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某些数学规律产生的对称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对称性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这种独特的美让生活更美好,让世界更美丽。

(3) 简洁美

从古埃及代数学中的计数符号的使用,到几何学中的一些计算公式,用简单的符号揭示了深刻的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简洁性;认识到数学语言是最简洁的语言之一。

(4) 奇异美

通过对“分数的奇异性”、“万能计算公式”、“无理数的发现”、“美妙的数字规律”的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神奇美,逐渐意识到数学领域中的一些新的观念的产生,就是来自对奇异美的追求。

(5) 理性美

通过对数学中某些优美的公式、严密的定理和巧妙的解法的剖析,让学生感受、认识和

理解蕴藏在数学的基本结构之中的内在的理性美。

内容3. 运用数学之美创造生活之美

通过“刺绣”和“剪纸”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创造生活之美,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应用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内容4. 数学游戏

通过“翻牌游戏”、“数字黑洞”、“幻方中的游戏”、“月历游戏”等数学活动,遵循“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这样一种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模型思想。

内容5. 数学实验

通过 “展开与折叠”、“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观;通过“切萝卜”对实物进行动手操作感受图形的性质和分类;通过“七巧板”、“制作微型动画片”等活动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

内容6. 数学调查

结合生活中学生关心问题和热点问题,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理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判断,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是蕴涵着信息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初步形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安排:

每周教学一单元,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数学智慧故事(一)

1.  棋类与数学

2.  体育中的数学

第二单元:数学智慧故事(二)

1.  买西瓜的学问

2.  烤面包的时间

第三单元:翻牌游戏

第四单元:幻方中的游戏

第五单元:火柴棒游戏

第六单元:月历游戏

第七单元:数学之美(一)

1.  黄金分割

2.  数与形的和谐

第八单元:数学之美(二)

1.  观赏园林建筑、艺术品及徽标设计

2.  杨辉三角形

3.  万能计算公式

4.  美妙的数字规律

第九单元:数字黑洞

第十单元:钟面上的数学

第十一单元:七巧板

第十二单元:切萝卜

第十三单元:展开与折叠

第十四单元:小小调查家

第十五单元:小小统计家

第十六单元:动画片

第十七单元:剪纸

第十八单元:刺绣中的数学

第十九单元:抢“十七”游戏

第二十单元:拼图

四、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和保障措施

本课程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数学思维和智慧。

1.评价指标

1)积极参与活动的程度;(2)合作交流的意识;(3)动手能力;(4)数学的表达能力;(5)发现问题的能力;(6)分析问题的能力;(7)解决问题的能力 ;(8)总结方法的能力;(9)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10)课后完成学习心得的质量。

2. 评价方式及结果

每一节课按以上十条评价指标打分,其中每一条满分为10分,总分100分。将每节课所得分的平均分记为本学期的课堂总成绩;学期结束时每位学员撰写一篇数学论文,满分为100分;最终将课堂成绩和论文成绩的平均分记为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上一篇:个人简介

下一篇:周雪兵的个人简介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