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教育需要认同与信任

2021/12/28 22:12:2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断断续续的半个月时间里,我一直在读《教学勇气》这本书,虽认识不够深刻,很多地方读得也不够细致,也有看不懂读不顺的地方,但也算是粗略读完一遍了。  

  这本书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博士帕克·帕尔默花了十年时间撰写的,由华中师范大学方彤教授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恐惧的文化:教育与分离的生活”等六章构成。这本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广泛赞誉,被认为是一本“唤醒教师,给教师力量,改变教师生活”的好书。《教师》杂志对于该书给出了如下评价:我已好久未曾读到一部如此绝妙地书写教育的杰作。帕尔默合情合理地提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可过度地依赖教学技术,而要着重地营造尊重和发展师生的“人类智慧”的学习环境。

  “认同”是帕尔默在这本书里的一个重要观点,自我认同、自我完善是成就优秀教师、实现优质教学的一个重要路径。其内在的逻辑是,有了自我认同,教师才能够形成一个内在完整的自我,才能够拥有一个自信平和的心态,才能够汇聚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从而拥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勇气”。而这种“教学勇气”,是一种全心全意投入教学的勇气,一种尽心尽力坚持创新。

  关于认同,帕尔默认为有三个层次、六个认同。第一是教师的自我认同,第二是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第三是社会对教师的认同,这三个认同是第一个层次。与此同时,教师要认同学生,认同所任教的学科,这两个认同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便是相互认同、相互信赖。如此三个层次、六个认同,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和学生心中的潜能。

  帕尔默在这本书的第132页中说:“要成为一名不断进取的教师,我必须养成一种既依赖又不依赖他人回应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坚持自我认同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重要基础,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我们都知道,自我认同的前提是正确的自我认知,而自我认同的结果是心态积极而平和,是进一步自我完善,进而自我实现。

  但现实中,我们的自我认知有时候也会有偏差,有可能会导致自我否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能就会消极、悲观,甚至会走向自我放弃。如许多刚刚工作的新教师往往因为不正确的自我认知而陷入职业的迷茫。作为教研员,帮助这类群体教师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给他们更多鼓励和关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对于教师也非常重要,学生的认同能强化教师的自我认同,进而促进教师自我完善,走向自我实现。

  而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往往以教师的自我认同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教师自我认同才有可能获得学生认同。正如教师自我完善,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完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帕尔默在书中还强调:“如果学校不能支持教师的内心世界,岂能教育学生?”这就说明,教师得到社会的认同以及学校行政人员的认同,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作为教研员,我应该立足岗位,协调好学科教师与学校行政领导的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为教师谋求更多的学习机会,为教师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倾听教师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的困难,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尊重。

  帕尔默说道:“学生之所以会在课堂上变成活死人,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把他们当作活死人的教法。”优质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款待,而且总是一种主人比客人收益更多的款待。优质教学中的学生一定具有两种状态——积极的自我认同和积极的课堂对话,而积极的课堂对话以积极的自我认同为前提和基础。实现优质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能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教师倾听学生、款待学生,对于成就学生、得到学生认同、实现优质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因此,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经历、语言水平,要依据学科特点、课标要求,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真正发生。

  而相互信赖是更高层次的相互认同,是更高境界的人际关系。建立相互认同、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所有优秀教师的追求,是所有优质教学的基础。这里的“互信”首先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但不止如此。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当中,“互信”可能包括的内容至少有:教师与行政人员的互信、教师与教师的互信、教师与家长的互信、教师与学生的互信、学生与学生的互信、学生与家长的互信等。那么,作为教研员既要信任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工作赢得教师的信任,也要指导教师信任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

  当认同与信任的文化弥漫在我们的校园,我坚信充满惊喜与活力的学习就会发生在教师和学生的身上!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