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基于“盘课”理念的听说读写

2023/4/26 17:30:2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编者按

《教育随笔》是我们公众号新开的栏目。“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自成立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老师们的关注和积极互动,陆续有各地的老师向我们投稿。感谢老师们的分享,也真诚希望这里能成为老师们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遇见最美的教育!

2020年,笔者提出盘课理念(详见《教育视界(外语教学)》2020年第5期)。盘课,指的是教师个体或群体对上过的课进行情景再现,从备课理念到教学流程,再到教学反思等进行盘点,评价商议、修补改正,乃至推敲置换,最后达成某种理性认识的一种评课、议课方式。盘课可以帮助教师深化教学认识,评价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感悟,从而有效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事实上,盘课是教师提升自我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常规方式。笔者以为,盘课的实施离不开基本的“听、说、读、写”活动。

一、听

所谓听,就是教师要多听课。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教师要主动出击,积极争取机会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多听课。无论是各级比赛的评优课,还是教学活动的展示课,这些课往往凝聚着上课者的精心设计,甚至是团队合作的产物。这样的课通常经过多轮打磨,属于精品课,值得我们学习和研讨。且评课阶段的各方点评也为听课教师提供不同视角的课堂解读,有利于教师基于所听课例进行反思总结。很多教师在听到一节好课后,往往会拷回课件依葫芦画瓢照着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时间地点人物都发生了变化,不加思考、照搬照抄式的课就成了“刻舟求剑”。因此,教师听课时要有自己的思考,秉持质疑和批判精神,通盘考虑,整体评价,全面分析课的得失。待自己再上时,课堂教学必须融入自己的思考,且需做出针对自己和学生相应的调整,因为别人的方法自己未必能够驾驭,别人设计的活动未必适合自己的学生。

其次,教师要听自己的课。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将自己的课录制下来,然后以旁观者的身份回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认真琢磨教学语言,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适当总结教学经验。我们还可以主动邀请同行听课,通过“局外人”善意的点评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认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修改教学设计。遵循“实践—反馈—再实践—再反馈”的研课模式,听取多方意见,吸纳各种建议,持续改进课堂教学。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积淀便会实现质的飞跃,不断喷涌出教学的灵感和机智。

二、说

所谓说,就是指我们在听完课后要和上课老师进行交流,展开对话。这里的说共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询问。听完课后,我们要询问上课教师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意图以及上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总体感悟。二是商讨。我们要和其他听课老师以及上课老师一起研讨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流程是否顺畅,学生的参与度怎样,课堂有没有缺陷以及如何补救等。三是评价。我们应该对所听课进行合理定位和正确评价,并加以总体点评,学习其优点,指出其不足,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要掌握基本的课堂评价方式,具备相应的课堂解读能力,如对上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判断、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课堂结构的解读、对教学方法的识别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在评价时,我们要注意应以基本事实(教学片段)为依据,有理有据地对课进行研讨分析,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当然,切不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有经验的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都会将“课”在脑子里“过”几遍,总体把握课的结构,仔细推敲课堂话语。其实,这是在“说课”。如果教师盘点自己的课,我们还要关注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问候学生时要亲切自然,课堂提问时要思维缜密,评价学生时要言之凿凿,教学讲解时要引人入胜。教师应多研究自己的课堂语言,善于设置悬念和暗藏幽默,诱发学生的听课欲望。虽然讲述法是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但教师需牢记切忌满堂灌。

三、读

这里的读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教师的课堂解读能力,二是指教师的理论学习。

听课后的评课阶段,有的教师能够围绕课堂侃侃而谈,而有的教师只能说出一两句的点评。很明显,前一类的教师具有强大的课堂解读能力。听课时,我们不妨尝试从三个方面解读课堂。首先是授课教师,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精神是否饱满,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准确,板书是否工整等。教师是否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该节课上教师是否展示了很好的综合素质等等。其次是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是否顺畅,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恰当,重难点是否突出,容量是否适中,方法是否高效等。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否频繁融洽等等。最后是学生。听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求知欲是否被点燃,思维是否得到训练,表达欲是否被激起,收获是否明显等。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和素养等等。

无论是听其他老师的课,还是复盘自己的课,教师一定要学会理论溯源,即教师要弄清楚这节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理论溯源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只有读书,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对教学的认识,才能知晓自身教学行为的理论依据。教师要阅读有关教学理论的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教师还要阅读有关教学经验的书籍,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那些专业领域中的期刊杂志,登载在上面的文章既有理论指引,又有实践展示,还包含了作者的感悟和反思。这些文章对于教师而言,是极好的学习资料。因为这些文章不仅如实反映了写作者的所思、所做和所悟,更是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评判和认可,是一线教师教学经验总结的书面化成果。

四、写

所谓写就是写作,教师将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感悟、反思和总结以写作的形式呈现出来,交由同行或专家评判和审阅。盘课理念中的写其实是盘课的最后阶段。无论是解读别人的课还是复盘自己的课,只有那些“写”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评课时的侃侃而谈,复盘时的诸多感想,如果不及时地被记录下来,转眼就会烟消云散。此外,这些对课的看法或见解均属于一家之言,需要得到行家的判断。我们可以综合记录,规范整理,再融入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在写作时,教师可以尝试“理论+实践+反思”式的写作模式。任何课堂教学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问题的关键是教学实践者或课堂参与者能否准确识别并清晰地指出。深入而广泛的学习是保证教师领悟理论的最佳途径,即使是写作阶段的资料查阅,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明确的理论溯源,不断深化基于课例的教学认识。此外,基于课例的主题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见解,对课堂的认识更为深入,解读更为多维,领悟更为全面。其次,教师要如实记录教学过程,选取具有代表性或有意义的教学片段,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设计意图,阐述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对课有全面的反思和感悟。经过系统的思考和文字的提炼,最后写出来的成果既凝练了我们的教学主张,反过来也会指导和激励我们下一次的盘课。

通过盘课,我们的教学实践从无序走向有序,我们的教学研究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我们的教学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盘课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教学研究方式,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变得富有意义。教师要善听,在理性的兼容中培育自我;教师要会说,在彼此的交流中提升自我;教师要悦读,在深度的吸纳中完善自我;教师要乐写,在文字的淬炼中升华自我。这就是我们从事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