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究教学之“微”探究

2017/2/17 10:11:5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教学课堂     发布人:邱兼顾

微探究教学之“微”探究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邱兼顾(210036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形成解释,获得答案,交流结果等过程的一系列活动。探究性学习,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做、去思考怎么做甚至思考做什么,进而能够形成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

探究性学习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一个个细小而精妙的问题,创设一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或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学习、探索直至探本穷源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称之为微探究。微探究教学的实质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和学习的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

理解微探究教学,关键在理解其中“微”在何处?

一、“微”在一种理念的转变。

微探究教学之“微”,体现在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是从教育的宏大叙事转变为教育的微观叙事。宏大叙事思维是以群体抽象为基础的,往往从小事一跃而起就到基本原则上去追求一种宏大的解释体系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喜欢大处着手,挖掘提升乃至拔高教材的主旨,喜欢抽象出一种理论高度来,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教育的宏大叙事的思维方式。不妨来看我校“微探究教学”主题课堂教学开放日的一堂课的初案。课题为苏教版必修五读本中顾贞观《金缕曲(二首)》,执教老师第一案立意是通过多重比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文本。先与梁启超《金缕曲·瀚海飘流燕》等三首同词牌词比较:词中哪些地方体现“以词代书”中“书”的意味?然后与柳永的《雨霖铃》比较,理解顾词如何“丁宁告戒”“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最后比较同是友情词的秦观的《江城子》,分析词发展到清代,在无路可走的境地里,顾贞观以词代书,是否有突破呢?这一方案有一定创意和启示借鉴价值,但我们仔细分析,这不正是典型的宏大叙事的思维体现吗?这种思维往往带来我们对文本细读能力的弱化或丧失,也容易培养一种拔高、大而化之的思维。

微探究教学就是针对教学、教科研中的大而化之的风气,针对教学中习惯之后的熟视无睹、教学模式套路化等诸多问题的。提倡微探究,就应破除僵硬刻板,聚焦课堂教学中比较关键而细微的东西,深入探究,以小见大。仅就《金缕曲(二首)》词序而言,宁古塔”、“以词代书”、“冰雪中作”均可作为探究点,比如词的“冰雪中”创作情境如何逐层引发第一、二首词由实渐虚的“冰与雪,周旋久!”、“冰霜摧折,早衰蒲柳”描写与世事感喟。从细微处入手,切入自然,探讨的却是文本最深刻的内涵,培养的是深究的能力,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

其次是陈述性知识的授予转变为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习得。习惯总使我们喜欢先把知识一股脑呈现给学生,然后通过反复训练来巩固。教学中我们过多关注是什么陈述性知识的静态授予,相对忽略了怎样做程序性知识和”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策略性知识的习得。情境化”、“个性化”“操作中获得”是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获得的主要特征,而微探究正是通过创设一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或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探究,是一种干中学的动态性习得。微探究教学的实施,体现了这种教育观念的变化。我校老师执教《金缕曲(二首)》最后一案,老师先让学生将课文自由诵读两遍,然后自然而然地接连提问“这两首词与我们以前读过的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本词语言上比之以前所学的词又有什么不同?”“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词语概括这两首词表达的特点”最后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在序言中找出了“以词代书”。这一教学环节顺着文本、顺着学生接受心理的方法,正是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习得方法。

二、“微”在一种价值的选择

微探究教学的提出,针对的是教学内容随意化问题。如何吃透教材,选择探究内容,找好切入点?“微”探究的“微”,除了“细微”之意,还含有“精深、精妙、微言大义”等义项。微探究就是从“小”、“精”、“妙”处入手,“切口小”、“关注细节”,能透过现象抓本质,透过局部看到整体,探出本源与“大义”。

微探究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教学探究活动。课堂中抛出和解决的问题是有不同层次程度的。如果“微探究”问题的设计徘徊于浅层状态,只满足于让学生容易知的表层意,这样的课虽然偶尔也可能会把课上得热热闹闹,甚至给人以精彩的错觉,但实际上对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微探究切入点的选择必须微小而有探究的价值,要选择文本的最有价值处,最有情味处、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处设问探究。既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能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为师生交流、对话提供广阔空间。冯为民老师在教授《赤壁赋》时,找准作者的“情动”处,找准披文入情点,巧妙引导学生就《赤壁赋》中的三个典型的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展开微探究,探出了三个前置句前后呼应,构成《赤壁赋》内在的文脉,与“乐”“悲”“喜”互成表里;更探出了句中“”“”“”几个不起眼的语气词,揭示了苏轼从阵阵隐痛中走向超脱的复杂的心迹。探究的切入点,触摸到作者的情结点,故而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读懂了这几个语气词的“气”,感受到文言的美,感悟到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教师要善于发现焦点,随机生成,设境质疑,引导探究。苏教版《〈史记〉选读》中《夏本纪》开头第一段75字,有学生觉得非常枯燥,没意义,笔者教学时抓住学生这一想法,引导学生把本段和《太史公自序》开头前三段进行比较探究:这两段文字在叙述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不同?很快就化枯燥为有味,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发现:(1)《夏本纪》语言较《自序》简洁;《自序》的叙述是从老祖宗到自己,而《夏本纪》是从夏禹自己开始逆推到老祖宗;(2)司马迁从先人事迹叙起,给人以从历史走过来的感觉,是为了说明编修《史记》是自己的家族传统和神圣使命;而夏的祖先有黄帝、颛顼,这都是三皇五帝中的人,另外有专门叙述,且本纪是记帝王朝政兴衰,《夏本纪》是写夏的历史,而禹是夏的创始人,所以应该从禹写起。原本很枯燥的文字,通过比较,教学的探究性就出来了,司马迁那种独具匠心的史书结构安排就探出来了。微探究教学多从细微处着手,通过“点”的挖掘把问题讲深讲透,然后进行辐射,以小见大,往往通过抓住一些小的细节使之成为探究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探究”教学必须追求“深而有度”,也就是说要注意引领学生关注教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某种程度上说,探究切入点选择,也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下。

“功夫在诗外”,课堂上的每一次“微”,是为了引出课堂外的“深功”,这是微探究价值的深化。课堂上展示的更多是“微探究”的成果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文本,提出问题,是进行“微探究”最重要的前提与准备。如果有学生在经过这堂课的揣摩体会,愿意用同样精细的态度去琢磨其他文本,不断自我质询与解答,也就是将“微”引向了“深”。读书“如行山阴道中,应接不暇”,文本中可以见微知著的东西实在太多,若学生能擦亮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拥有一颗愿意探究的心灵,“微探究”也将化为“深琢磨”。

三、“微”在一种操作的可行

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容易大而化之。而微探究,却具有一种操作的可行性,关键在于探究的“微化”处理。

巧妙转化几组对立概念的。设计微探究教学,要善于处理诸如探究的整与零、小与大、虚与实、放与收、多和少、入与出、疏与密、深与浅、精巧与粗疏等关系的巧妙转化。兹举两例阐述。

整与零。设计微探究,要善于化整为零,积零为整。要把教材的核心价值、教学目标按内在逻辑分解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问题,分解在几课时的教学流程中,通过若干小探究的累积而导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深入,并在逐渐深入的探究中培养学生能力,实现课文的教学目标。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分解为“人物的出场艺术”、“人物形象描写艺术”、“贾府环境特点与描写艺术”、“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等几个课时展开教学。而其中各个课时都可以设置若干微探究切入点,“出场艺术”一课时可就脂砚斋评语“相映不相犯”切入,引导学生探究熙凤、宝玉出场艺术及所表现出的个性特点,探究贾赦、贾政“不见”的同中之异;“人物形象描写艺术”可以就“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形象各是从何人眼中看出,为什么?”展开探究。教师有意在微探究过程中引导拓展或深化探究“点”,逐渐整合学生的微探究形成系列,积零为整,就成了主题性探究。

小与大。激活问题意识是教学的核心,发现有价值、意义的微问题是微探究教学成功的前提和起点。进行探究性教学要善于化大为小,把宏观中观的问题化解为“微观问题”,必须多从细微处着手,通过“点”的挖掘把问题讲深讲透,然后进行辐射,牵一发动全身,以小见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获得深度的体验。执教《陈情表》,可以化大为小,紧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切入探究“作者为什么‘怖惧’?他陈的是什么情,表的是什么心,保的是什么节?”。而执教《孔乙己》时,可就其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矛盾的表述深入探究,以小见大:小说从酒店小伙计的视角来叙写,“大约”写出人们对孔乙己可有可无的不关心,“的确”表明在这个社会孔乙己的结局只可能是死,矛盾的表述展现的却是社会深入骨髓的冷漠。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会成为探究教学的突破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巧妙设计一组问题串。微探究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或自主或合作学习、探索的教学方式。灵活宽松,没有严格的步骤,只要学生有问题意识,发现了问题,就可通过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问题—活动—反思”的过程。微探究以思维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其过程始终贯穿着各种思维活动,通过问题串来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化,穷尽本源。但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多、过碎,缺乏主线,既显得思绪混乱,又花费时间。为使探究过程可操作、有序深化,合乎思维规律,应当设计合理的问题串。一连串具有挑战性又具有价值与意义的问题,才能层层激发学生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挑战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发展潜能。

四、“微”在一种情怀的涵养

日常教学中,我们总是关注于教材解读是否到位,教学内容是否完成,教学进度是否正常,这种思维背后就是对知识的关注甚于对教学对象学生的关注。微探究探的是“微”,育的却是大写的“人”,因而微探究“微”还体现在一种情怀的涵养。

教育本质是关于人的教育,关于生命的教育。微探究教学把教育教学的关注点从教材、教学内容转向学生的接受关,注对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机会的敏锐感知并准确抓取,机智生发,让教学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比如我校教师执教《金缕曲(二首)》时,学生读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哪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时哽咽流泪,教师便巧妙抓取这难得教学情境予以追问:“孩子你为什么流泪了?这三句话让你流泪仅仅是因为感情的真挚?”引导学生从情感到独特的话语句式的达情效果深入探究,这里连用三个问句,家常话语,饱含对朋友的深切关注,这两首词甚多叮咛告诫之语,教师便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探究、体验叮咛告诫句式语气中饱含的“深悲”、“ 至慰”,从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当我们把微探究的“微”关注于教学情境,关注于教学对象的反应,并及时予以健康导引时,我们才回归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关于生命和人的。

微探究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关注教学目标精准,关注教材研读、关注学生主动探究、关注从更为广泛的视角整合与优化课程资源等精细化特色。微探究教学探的是“微”,表现出来的确实一直更精深,更崇高的追求精神。微探究教学注重精微透彻,也引导我们教科研从研究小问题开始,从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始,寻找小的切入口,对教育教学中小问题深入思考,以小见大,从中寻求真知,而不是重复、套用别人的不了语境、似懂非懂的术语写一些不着边际的大文章,这就促进朴实风气的形成。微探究教学培养的是一种精细务实而智慧的风气。微探究既解决了教学问题,聚焦课程,将教学与课程紧密结合;也解决了学生潜能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问题。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