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减负增效”正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切实践行的重要工作内容。《意见》中,改变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成为“双减”工作的首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熟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具有巩固、检测和反馈等多方面的作用。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呢?我们该如何在减少作业布置量的同时提升作业的质量呢?就在我苦苦思索的时候,工作室邀请了万红红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启迪。
一、围绕作业要求,实现作业功能
首先,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要求。《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广大一线教师应思考如何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要坚决克服机械的、无效的作业;坚决杜绝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
通过引领教师团队共同探索,万老师提出“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应该重统筹、重多元、重创新。作业重统筹就意味着要改变作业内容“单打一”的状况;重多元就要改变作业形式“大一统”的状况;重创新就必须要改变作业反复“炒冷饭”的状况。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摒弃机械的无效作业,坚决杜绝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我们必须从整个英语课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主题语境的探究,紧密围绕单元话题的展开,统筹规划好要布置的作业,不能简单地就分课时教学内容布置不连贯的作业内容。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分层布置作业,不搞大一统,不搞简单的一刀切,以丰富而多元的作业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明确作业定义,定位作业指向
讲座中,万老师指出,“作业应当是为了完成学习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具有巩固与延伸、检测与反馈的作用。”从作业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明确教师要认识到作业这项活动必须服务于既定的教学任务,在思考作业的时候必须要有服务于课程的意识,要认识到作业须起到巩固与延伸、检测并反馈既定的教学内容的作用,不能为了完成作业而布置作业。
在明确作业定义的同时,万老师提醒我们还需要明确作业是要指向内容、指向知识、指向能力和指向文化理解和情感体验。指向内容的作业需要紧扣话题内容和教学内容;指向知识的作业则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语言知识和目标语言知识;指向能力的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指向文化与情感的作业有利于增加学生们的文化理解和情感体验。
作业的功能有很多方面,万老师在讲座中着重强调了作业的复习、引导、应用、拓展、反馈与预习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可以设计巩固性作业、准备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利用不同的作业培养学生多样的能力。在设计作业内容时,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板块功能,紧扣教学内容,设计的作业要指向教学目标。设计作业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明晰单元话题与主题语境,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合理地进行有效的设计,才能实现“双减”政策的要求,切实提高作业质量。
三、培育核心素养,落实减负增效
作为课堂教学既定任务的一部分,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要为培育核心素养而服务的。万老师提供的大量实践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应具有真实性、开放性、互动性、趣味性和分层性。
真实性的作业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要切合单元主题语境和单元话题。开放性的作业则允许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个性化主张表达出来,可以是思维导图的绘制等。互动性的作业则更具时代特征,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完成一系列的活动。趣味性作业中则可以引入多模态的语篇,包括各式图表、采访、小说、诗歌、谜语、新闻报道等等。分层性的作业就需要教师依据自己的任教班级特点,让学生选择性地完成基础性作业和提升性作业内容。万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实践案例,提出语言知识巩固运用为主的练习要做到少而精;可以利用社会热点与学生的关注点,创设新语境;要突出对所学内容的再思考,找准触发思维点;要结合单元话题补充阅读材料,体现学科育人等思考路径。
讲座学习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反复思考着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该怎么做。此时,耳畔似乎又传来马黎老师常说的那句话:“要让学生学习有趣又有用的英语。”是啊,身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切实做好“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就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体验并运用有趣又有用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