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读写结合学思践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3/1/6 16:28:3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岁末隆冬,严寒依旧。作为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非常荣幸能够在云端聆听来自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葛炳芳老师的讲座“英语读写整合教学与研究”。葛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高瞻远瞩,充满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从阅读到写作,从“AMT”活动模式到“学—思—悟”教学思路等,我听后心头不禁暖意融融,满心敬服!

  读写结合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教学方式。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阅读是输入,输入与输出是语言习得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如果输入和输出可以连接,阅读则能有效促进写作。读写结合实现了语言知识输入与输出的结合,可以增加协同效应,也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讲座中,葛老师酣畅淋漓地向我们讲解了他对于读写结合教学的看法和主张,同时辅以课例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具体教学方法和步骤。下面,我就感触最深的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指向主题意义逆向设计,凸显核心知识的运用迁移

  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实施好英语课程需要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实现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融合统一。

  在葛老师的讲座中,我们看到教师应从知识获得(Acquisition)、意义建构(Meaning-making)、知识迁移(Transfer)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和活动,也就是AMT。其中,知识迁移是最高的目标,也就是学生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意义建构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要理解的概念和意义,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长远影响。知识获得主要指学生能掌握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在这些环节当中,葛老师创造性地使用了“guiding questions”,即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出的引导性问题逐步过渡到本语篇的关键问题,围绕核心内容,促成学生对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探究,帮助学生深入并持久地理解主题意义。

  为了让我们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葛老师例举了阅读课“Gap Year”的教学设计。在此阅读设计中,我们看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之间一一呼应,如活动1“Introduce Amy taking a gap year in Tibet”和活动2 “Go through the picture and the title” 都对应目标1——“Based on the text layou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predict the major content and text type and purpose of the passage”等。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目标对各环节和要素的统领作用,并通过目标凸显对核心知识内容的运用和迁移。葛老师告诫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和预设学生的学习结果前,需要深入研读和分析文本,识别和确定本主题需要理解的核心价值和观念,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可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结构化知识和技能。

  二、语言输入带动语言输出,建立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读写结合应完成阅读和写作两项任务,以语言输入带动语言输出,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阅读材料完成读者、文本、活动之间的有机转换,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将所读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内化;写作则是让学生在深度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建立输入性语用与输出型语用完整的有机联系,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要让学生为写而读,以读促写,我们必须搭建连接“读”与“写”的桥梁,找到读写结合的关联点。

  葛老师这里首先使用了一篇书面表达范文为例,强调了读写教学的重要性,接着向我们介绍了有效的建立读写结合连接点的方法。首先,教师应该在内容、语言和维度三个方面剖析阅读文本,为学生后续写作搭建好内容支架、结构支架、语言支架等;接着,进入备写阶段,学生需要明确如何写作,掌握写作的策略和技巧;最后,在写作环节,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明确分清写作中的通用技能与焦点技能。在最后的评价环节,教师应出示较为具体的写作评价表,以便学生根据评价表内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将阅读语篇材料转换为有效的写作资源,真正实现以读促写,实现输入到输出的转化,仍然需要老师们的积极探索。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读写结合最终以写作形式呈现,所有的思维和内容都要以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达。教师为了实现最后的written response,就必须深度解构阅读语篇,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三、课程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应遵循“学—思—悟“的教学思路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思维,而不是积累知识,而发展思维的目的是发展心智,学习活动具有层级性,阅读课堂中教师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不管是哪一个层级,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只是思维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已,而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育人。

  葛老师提出的“学—思—悟”的教学思路顺应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要求,逐步开启创意表达活动,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不断完善其人格,从阅读到思维再到做人,全方位关注学习对象。其中的“学”即为“感受”,指认知与体验;“思”即为反应,指判断与回应;悟即为“内化”,指领悟与养成。接着,葛老师借助一系列的阅读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基于“学—思—悟”进行英语教学。最后,葛老师提醒每一位英语教师应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关注学生本身,立足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将学生的疑惑、需要作为新的生长点,突破记中学和事实性知识的教学格局,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来形成价值型知识,亲历学习过程,展开以理解为基础的探究、体验、对比,深度加工实现内化,通过体验、反思、建构等体悟过程获得价值性知识。

  沉思良久,葛老师的讲座给我们的震撼远不止文中的三点。英语教学的新时代已然来临,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更新理念,积极学习,开展反思,努力实践。非常感谢葛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非常感谢马黎名师工作室,让我们有机会可以聆听大师的声音,感受大师的风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一起搭建指向主题意义、读写结合、育人为本的英语课堂吧!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