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基于诊断,优化教学和作业

2023/11/14 13:35:0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享 分类:团队成长     发布人:马黎

2023年10月9日,我很有幸作为南京市初中英语马黎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项目第四期协同研究课题《诊断性测评促进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专家指导活动,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武尊民教授等专家近距离接触!整场活动分为上下午两个半场,一整天的培训内容充实,安排紧凑,我收获满满,以下是我参与本次活动的反思:

一、两节观摩课带给我的思考

上午我观摩了两节示范课,分别是课题组的两位老师基于诊断结果的阅读课和写作课,同时聆听了课题主持人任杰书记的课题汇报。其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其中一节写作课,我有以下思考:

1. 基于诊断,锚定学习起点

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Unit 3 Teenage problems Task板块,教师打破了一贯写作课的教学范式,在积极创设真实情境后,呈现了学生的前测结果,并以此为起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后续教学,补充了基于主题的拓展语篇,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语言结构,完善自己的写作。

我在仔细学习了教师设计的前测讲义后,发现与我预设的大有不同,让我收获良多。有别于常见的凸显词句的碎片化练习形式的前测,教师能够根据主题Teenage problems,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列举教材出现的所有青少年问题和已给出的建议,同时积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以调查问卷和微写作的形式,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有效地获取学生真实的青少年问题,同时探明了学生针对该话题的语言能力,非常巧妙!如果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积极使用类似前测这样的诊断去量化学生的学情,一定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学习的增长点,以诊断、证据乃至数据优化教师教学设计,从而赋能学生成长。

2. 关注语用,优化写作教学

本节课后,武教授的点评又让我看到了写作教学的另一方天地。武教授赞赏教师对于语篇结构分析到位的同时,也提出在写作课中要更加关注“purpose of writing”和“readership”,即关注写作目的和读者意识。例如教师在本节课中,提到教材中“Many students of your age have this problem.”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作者在体现对提出青少年问题孩子的关心,而武教授则站在读者视角提出,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关心,还体现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解,所以更能给提出问题的孩子提供帮助,让读者产生信任感,这样全新的视角让我豁然开朗。结合武教授在后续评课中提出的“写作评价量表要根据任务类型进行更优化设计”,我反思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应当更加关注语用,从交际语言学的角度审视写作教学,不仅关注内容和框架,还应指导学生具备读者意识,用更适切的语气完成写作,提高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课题个人研究报告带给我的思考

下午的活动中,我学习了课题组九位成员的个人研究汇报,并聆听了武教授的专家指导,将基于诊断的优势由课堂教学向作业设计辐射开去。针对基于诊断的作业设计,我在学习后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四组关系:

1. 处理好作业设计与学生学情之间的关系

上文提到,在上午的写作课中,教师基于诊断确定学生学习起点,对优化教学设计有很大帮助。下午的汇报中,多位教师也提到经过平台的数据分析、诊断和跟踪,发现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均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得出结论:基于诊断的作业设计是行之有效的。在与会教师纷纷点头时,武教授的点评令大家茅塞顿开,即“均分的上涨并不能直接说明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提升”。因此我反思,在今后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跟踪分析时,要关注数据的更细节化处理,将学生的学业表现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以及相应的听说读看写等下设的更为细化的能力指标相关联,提升数据分析的信度和说服力。与此同时,武教授还希望在今后的调查问卷的数据采集中,增加学生层面问卷,切实关注学生针对教师作业设计的感受,了解学生对作业的喜好、所花时间等信息,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2. 处理好作业设计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时常处于“两张皮”的状态,即教学设计与作业设计缺乏关联性和统一的目标,而花费大力气进行的诊断也不能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形成合力。因此,我经过今天的学习反思教师应该保持作业设计和教学设计之间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理念的一致性和目标的一致性两个方面。

理念的一致性指的是教师应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单元整体设计、基于语篇、真实情境等教学中时常提及的理念移植到作业设计中去,打破碎片化、浅表化、聚焦词句的作业设计,围绕单元主题意义,整合单元内容,基于语篇,创设真实情境,凸显作业设计的育人功能。而目标的一致性则体现在基于诊断后,教师发现学生的弱势项目时,不仅在教学中予以重视,还应该在作业设计中进行二次强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 处理好作业设计与教师成长之间的关系

下午第四场报告,在课题组的邵文的汇报中,她呈现了本次课题研究前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其中有两条引起了我格外的兴趣,即“很少有教师认为作业能够维持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每天花在改作业上的时间为2小时,远远超过集中或个别评讲作业的时间”。我反思这是教师缺乏优化作业设计意识的表现,是“道”的层面的问题,应该予以重视。教师应首先明确作业的功能,《义教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深入理解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坚持能力为重、素养导向。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在解决完意识问题后,就是提高作业设计技术的问题,是“术”的层面的问题。我认为教师要加强针对作业设计的研究,今天武教授也给大家推荐了王月芬老师的《重构作业》一书,后期我将进一步进行学习,用理论武装自己作业设计的水平。

4. 处理好作业设计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

下午的九场报告中,九位优秀的教师都展示了基于诊断的作业设计,类型丰富,种类多样,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指向学生的成长。因此我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在作业设计上,我要进一步丰富,设计预习作业、课时作业、单元复习作业、期中期末复习作业,将作业反馈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同时在作业设计形式,我将增加项目化作业、综合性实践作业、跨学科作业等趣味性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在作业内容上,我将聚焦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结构化知识;最后,在作业评价上,我将采用多元作业的评价形式。武教授指出“不是所有的评价都要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因此,我也将思考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最终以作业设计助力学生成长!

附件下载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