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挑战》是德雷克斯挑战系列的教师分册,这一系列丛书试图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理论结合,探讨应对学校和家庭中挑战的实践方法。这一册的英文原名为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意为用于课堂的心理学。整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方法论,包括对教师和孩子的认识和应对挑战的原则;第二部分是案例分析,具体介绍了七种心理动力学的方法运用。
书中在开篇就表明,教师应对的挑战来自孩子、家长、学校、社会和自我,因此我们要正视教学现场可能面临的种种“斗智斗勇”,这正是对我们的考验。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值得思考借鉴,故选取一些与大家分享。
依据阿德勒的理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成为社会中的人、拥有足够社会情感的潜能,即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是基本的人性需求。孩子的家庭是第一个社会环境,学校是第二个。和成年人一样,孩子最痛苦的经历就是感觉自己比别人差。而刺激成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垂直面的,争取提高自己的位置;另一种是水平面的,通过贡献、发展、发现的愿望——朝着别人前进,而不是超过别人。联系现实来看,第一种方式更像是排名,在与他人竞争中提升自己的位置;而第二种方式是超越自己,见贤思齐,完善自我。
面对孩子的挑战,教师要如何应对?书中提到了几个关注点:认识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观察老师自己的自发反应,观察孩子对纠正行为的反应。孩子挑战老师的行为通常有这么几个目的:寻求关注,权力之争,寻求报复,表现自卑。
老师的自省能力特别重要,因为老师带着冲动,特别想要采取行动的第一反应,与孩子想要老师出现的反应行为,恰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老师正中了孩子的预设。如果老师恼火,那么孩子很可能通过积极或消极的挑战行为来寻求老师的关注,让他为自己忙个不停。如果老师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和威胁,并感受到伤害和委屈,那么孩子可能是在报复老师。如果老师第一反应是撒手不管,那么孩子可能就是想让老师不去管他。换位思考,孩子在发出挑战行为之前通常需要很大的勇气,也会预判可能的结果,老师如果任由自己的冲动反应,有可能会陷入被动。
十分智慧的做法是,不要做出孩子所期望的反应,即不要根据自己的冲动做出反应,而是要有相反的反应。比如孩子频繁扰乱纪律,想要获得关注。对此,老师给予孩子关注,但不是给他期望的满足感,而是用让他少许受挫的方式,如点一下他的名字,而不需要继续纠正或指导他。还有一个例子是当孩子和同桌一直窃窃私语时,老师可以不怒不恼地表达好奇。这些例子体现了教师的温柔而坚定,温柔指的是教师要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和气馁情绪,以及想要争夺权力的欲望;坚定指的是教师还要有清晰的边界感,将温柔转化为引导孩子的建设性行动。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要去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而要引导孩子或向他解释这个行为的目的。“为什么”和“为了什么目的”有本质的不同:一是强调过去的原因;一是强调现在的目的。分析原因会挫败孩子,因为其中难免评判和否定。但是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目的,比如得到关注,展示自己的权力,想得到关心,想惩罚别人等,会引起孩子的认同,即调皮的微笑、眼光闪动。同时,老师要注意避免直截了当的指出。在给出心理披露的解释前,老师需要先询问孩子,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会有现在的行为,或者为什么没有某个行为。“我想知道你不想……吗?”“有没有可能……?”“我有印象,你想要……?”当引导孩子关注目的时,我们着眼的是现在和未来。
关于鼓励的要义。一个气馁的老师不太可能成为鼓励孩子的源泉。只有当老师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把握的时候,才能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老师对孩子的实力和能力看得更加清楚,也就更可能给孩子传递真实、客观、乐观的信息和态度,这就是鼓励。真实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可以鼓励孩子,因为自信能让人进步,同时也能弥补不足之处。
让学生承担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自然结果不是惩罚,它没有惩罚的报复特性,它体现社会秩序的权力,而不是个人的权力。老师代表的不是强大的个人权威,而是影响所有人的社会秩序。因此,教师要保持和善友好,不要用羞辱的方式引出自然结果,不然就具有惩罚报复的意味。
关于班级讨论的重要性。团体讨论有三个作用:一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倾听。二是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群体讨论以孩子的行为目的为中心,从而消除评判和说教。此时,教师需要不点名,而只点出问题。三是激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弱者,以前是被嘲讽被蔑视的对象,现在成了可以提供帮助的挑战机遇。而那些在人际关系和学业上成功的幸运儿们,则会意识到自己为别人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一直在光环之下。老师可以提出不同学生的观点和价值观,大家可以在安全的环境里一起讨论审视。然而,老师要克制说教,并阻止其他孩子说教、评判和羞辱的行为,这样才可以保证群体讨论的安全。群体讨论可以把困难看做理解和改进的机会,而不是嘲讽打击的理由,最终找到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法。
《教师:挑战》这本书真诚而勇敢地再现了教学现场给教师的种种挑战,它让我看到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以及教学现场本身也不是战场,而是充满爱与力量的成长空间。